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列子
列子
列御寇

列子

列御寇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相传由郑人列御寇所著。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者(亡?意邻)”、“歧路亡羊”等。书中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1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85481
说来颇为遗憾,直至而立之年才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这部被归入道家典籍却常遭忽视的《列子》。作为《冲虚经》的别称,这部成书于魏晋时期的著作,其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在重读时令人惊叹——那些看似荒诞的寓言背后,藏着比儒家经典更为锋利的生存智慧。 初读时总觉其文风过于玄虚,如今才明白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故事,实则是用最朴素的隐喻包裹着最深刻的哲学思考。相较于《庄子》的恣肆汪洋,《列子》的叙事更显克制,但这份克制里藏着惊人的逻辑力量。比如"两小儿辩日"的寓言,表面上记录孩童争论太阳远近的稚语,实则暗含对绝对认知的质疑,这种举重若轻的思辨方式,即便放在当代哲学语境中仍显超前。 最触动我的莫过于"杨朱泣歧路"的记载。这位被孟子斥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利己主义者,在《列子》中展现出惊人的现代性。他面对歧路时的痛哭,恰是对存在主义困境的千年预演——每个选择都意味着无数可能性的湮灭。这种对个体选择的尊重,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中显得尤为珍贵。 书中对梦境与现实界限的模糊处理更令人称奇。"蕉鹿梦"中郑人得鹿失鹿的循环,与庄周梦蝶形成有趣互文,但《列子》比《庄子》走得更远——它暗示现实本身可能就是更高维度存在的梦境。这种多层嵌套的宇宙观,竟与当代量子理论中的多重宇宙假说产生奇妙共振。 重读时发现,《列子》的悲剧意识远比表面呈现的更为深刻。"伯牙绝弦"不止是知音难觅的慨叹,更揭示了认知主体性的残酷真相:没有钟子期的耳朵,伯牙的琴声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对认知相对性的洞察,让那些看似怪诞的寓言突然有了刺痛人心的力量。 掩卷沉思,这部长期被归入"子部"的典籍,其价值或许正在于它拒绝提供确定答案。那些充满开放性的寓言,就像精心打磨的思想棱镜,每个时代都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列子》式的不确定智慧,反而成了对抗认知焦虑的一剂良药。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6531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黄帝》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7439
自五月至七月读完《列子》,耗时两月有余。全书八篇,唯《杨朱》《说符》两篇最为世人所重,其余篇章则择要览之。此书以寓言立说,多言生死、虚实之理,思辨有余而实证不足。其说虽新奇,然与老庄相较,体系稍嫌散漫。后世学者疑其伪托,亦不无道理。至于文辞之灵动,想象之奇特,乃其长处。甲午仲夏闲斋记于沪上。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57485
中华哲学典籍中的奇珍《列子》作为道家四大经典之一确有其实。(《老子》、《庄子》、《列子》和《文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列子》是争议最多、也是最耐人寻味的著作,历久弥新。《列子》思想之深奥。至于寓言故事之精妙、哲学思辨之深邃、想象力之奇绝、文笔之洒脱等等,有的直接启迪后世,更多的则是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华文化血脉。读罢不禁为作者思想之超前与注释者见解之独到所折服,文中那些看似荒诞的寓言,实则暗藏玄机,字里行间皆是智慧结晶,让人时而拍案叫绝,时而陷入沉思,其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堪称"思能通宇宙之理,言可达幽冥之境"。 书中的寓言人物与哲学命题值得玩味,每位读者都能品出不同滋味。可赞愚公移山彰显锲而不舍,可议愚公偏执不知变通;可赞夸父逐日展现壮志豪情,可议夸父鲁莽不计后果;可赞杞人忧天体现思虑深远,可议杞人庸人自扰徒增烦恼。(东晋)张湛评价《列子》构思奇特,往往出人意表,却又合情合理,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流露的天机。 最令人惊叹的是《列子》对生死问题的探讨。那个"蕉鹿梦"的故事,让我在深夜掩卷时不禁思考:我们所执着追求的名利,是否也如郑人梦中得鹿一般虚幻?而"两小儿辩日"的智慧,又让多少现代人汗颜——我们是否也被固有的认知局限所困?这些穿越千年的思考,至今仍能叩击现代人的心灵。 不过也要承认,阅读《列子》并非易事。那些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往往藏着多重隐喻。有时需要反复咀嚼才能领会其中三昧,就像品味一壶陈年老茶,初尝苦涩,回甘无穷。这种阅读体验,恰似书中所述"九年而大妙"的学习境界——唯有静心沉淀,方能悟得真谛。 最后借用书中寓意,愿所有追寻智慧的人都能明白:"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58187
《列子》一书,逍遥游世,目击道存,实乃"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之真谛也。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