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4529
2025年06月25日
雄文,狩猎之绝唱!壮哉、烈哉、狂哉!可纵马同读,可凭栏细品,可击节高咏,可低吟浅唱。旭日东升时宜赏,残阳如血时亦宜赏。将军可激壮志,文士可润文章。失意潦倒时当诵,意气风发时更当诵。观猎不如入猎,读赋不如化赋。此中真意,尽在驰骋之间!字字如箭,句句似戟,读罢只觉血脉偾张,恨不能跨骏马、挽雕弓,与司马相如同猎云梦!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陆机集
知书房
陆机集
陆机 著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说明南北朝时期,陆集卷帙浩繁,到隋唐时散佚已多。宋代公私书目著录《陆机集》仅10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陆机)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今存诗赋、论议、笺表、碑诔一百七十余首,以《晋书》、《文选》校正外,余多舛误。”晁说可证宋刊10卷本乃是宋人据唐前类书、总集重新纂辑的,故其中残篇断简较多。南宋庆元间,徐民瞻汇刻陆机、陆云集为《晋二俊文集》。明正德间,陆元大据徐本翻刻,其中《陆士衡集》10卷是现存最早的刻本。明人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即用陆元大本。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点校本《陆机集》,亦以陆元大翻宋本为底本,校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影宋抄本,并参校总集、类书及史传资料。原集10卷保持不变,凡赋4卷,诗、乐府3卷,杂著1卷(包括《演连珠》50首),文2卷。经考证,诗的部分删去卷7《悲哉行》(萋萋春草生)1首,此为谢灵运诗;文的部分删去卷9《吴丞相江陵侯陆公诔》1篇,此为陆云作。点校中辑录的集外佚文,按赋、诗、文编为3卷,附于10卷之末作为《补遗》。此本还附载陆机的专著(《晋纪》、《洛阳记》、《要览》)遗文,以及陆机传记、陆机集序跋资料。又,近人郝立权著有《陆士衡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著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文选》见载。赋序说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因妒失宠,幽居长门宫,遂以重金请司马相如作赋,希图感动武帝,武帝读赋后复宠阿娇。古今一些学者据序中“孝武皇帝”谥号之起期晚于作者卒年,及“陈皇后复得亲幸”不符史实等,推断此赋为他人托名所作;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赋序或为托名者作,而赋的正文则“非相如不能作”(张惠言《七十家赋钞》)。文章首先推出一位精魂踰佚、形体枯槁的弃妇形象,点明因夫君恩爱转移和自己过于痴情造成了这位美人独居的悲剧。继而具体描绘其内心痛苦:她“登兰台而遥望”种种自然景观,将雷鸣误作君王车声,将风动误作牵帷人;她“下兰台而周览”深宫,更是触景伤情,“怅独托于空堂”;她又在洞房清夜抚琴抒怀,历数己过,于睡梦中与君王重逢;及至醒后伫望星空,终以“不敢忘(君)”煞尾。赋题取《长门》,固与陈后失宠有关,但并不囿于历史故事,而是概括了众多宫女的遭遇与痛苦,并寄予深切同情。朱熹《楚辞后语》曰:“此文古妙,最近楚辞。”赋仿楚辞之遣词造句与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以悲为美”的特征。尤善刻画心理,以实写虚,利用景物特征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委婉曲折,悲悽动人,在抒情小赋中别具一格,更不同于大赋的夸诞恢廓。此篇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三国魏曹丕撰。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沛郡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曹丕在政治上继承曹操,利用吴蜀的矛盾和互相攻伐,使魏获得暂时安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也比较重视,所以郭沫若说他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曹丕在文学上也是曹操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形式多取材于乐府,与曹操相同;内容偏重抒情,写得缠绵悱恻,深婉动人,则与曹操有别。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七言诗,《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是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的作用。因此,曹丕是建安时期有影响的文学家。《隋书·经籍志》载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现今流传的《魏文帝集》是后人辑录的,收辞赋散文约30篇,诗歌约40首。有明张燮所编《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所辑刻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近人丁福保所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本等。世传《魏文帝集》,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六卷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22878
《校猎赋》很多人只看到扬雄对汉武帝狩猎场面的铺陈描写。但我在阅读时注意到,扬雄实际上暗含了对奢靡之风的批评。作为臣子,扬雄既要赞美君主,又要委婉劝谏,这种平衡很难把握。汉武帝愿意采纳这些意见更不容易。历史上很多皇帝只喜欢听好话。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汉武帝在位前期的政治智慧。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知书客139055
有人从《校猎赋》里看到皇家狩猎的盛大场面,觉得气势恢宏。有人注意到那些华丽的辞藻,觉得写得很漂亮。而我读了却感到困惑,不明白这样一篇描写打猎的文章到底想说什么。那些铺张的排比和比喻让我更加迷茫。古人写这些是为了什么?我们现在读它又能得到什么?也许赋体文学就是这样,讲究形式大于内容。我合上书,还是没搞懂它的意义在哪里。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知书客617058
从八月看到十一月才读完这篇赋,花了整整三个月。开头讲狩猎场面很热闹,后面突然转到治国道理,转折很生硬。司马相如的用词华丽,但意思不好懂,很多句子要反复看几遍。有人说这赋有深意,但我觉得只是堆砌辞藻。读完后还是不明白他想说什么。可能汉代人喜欢这种写法,现代人很难理解。壬寅初冬于北京。
校猎赋
知书房
校猎赋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