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3717
2025年09月04日
读曹操的诗文,总能在金戈铁马间窥见几分老庄的玄机。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骨子里却流淌着道家"物极必反"的血液。他在《龟虽寿》里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恰似《道德经》中"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回环,把生命放在天道循环里审视。这种矛盾的气质,让他笔下的文字既像出鞘的利剑,又似月下的洞箫。 细读《蒿里行》会发现,曹操对时局的把控暗合《易经》的变通之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的惨相,恰似"亢龙有悔"的卦象;而"白骨露于野"的悲凉,又暗藏"履霜坚冰至"的警醒。这种将战场硝烟化作卦爻谶纬的笔法,让他的檄文总带着诡异的预言感。我在洛阳城遗址徘徊时,常想象他批阅竹简时,是否也在龟甲裂纹中寻找答案? 最耐人寻味的是《短歌行》里"对酒当歌"的狂欢与"人生几何"的虚无竟能水乳交融。"明明如月"的澄澈下,藏着"忧从中来"的暗流,这种张力像极了《周易》既济与未济的卦变。当代企业家在酒会上高谈阔论时,可曾想过千年前的铜雀台夜宴,也有同样的觥筹交错与暗潮汹涌?曹操的可爱与可怕,都在于他把政治博弈写成了哲学诗篇。 不过这位"乱世奸雄"终究逃不过熵增法则。当他写下"老骥伏枥"时,赤壁的火光已烧尽了北方的雪原;当他吟咏"周公吐哺"时,铜雀台的瓦当正爬满青苔。就像《魏武帝集》里那些批注的朱砂,再艳丽的雄心也会被时间氧化成斑驳的锈迹。如今我们重读这些文字,倒像是在参观一座思想的兵马俑——那些森严的阵列下,分明跳动着温热的人性。
魏武帝集
知书房
魏武帝集
曹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登徒子好色赋
知书房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其序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毁谤宋玉好色。楚王要宋玉:“有说则止,无说则退”。宋玉表白自己无此事,反证登徒子好色。他为自己辩解的一段文字非常精采:”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肥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先以层层递进的手法,推断“臣东家之子”是天下佳人;再以不能增减其身段和不用著施粉朱,以说明其是天生丽质;然后运用恰当比喻,呈现美女形象。这样的绝色女子“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作为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了宋玉为自己辩白的力量。宋玉进而反证登徒子好色。这时,秦章华大夫又出来称赞郑、卫等地女子,其“不待饰装”之美更盛。因而使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李善在为《文选》作注时说,这篇赋“假以为辞,讽于淫也”。《登徒子好色赋》是影响相当大的作品,以致后来“登徒子”竟成为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但对于本赋是否为宋玉所作,历来就有许多不同意见。
长杨赋
知书房
长杨赋
杨雄 著
汉赋。西汉杨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又见于《文选》。这是一篇田猎赋,借汉成帝猎于长杨之事,宣扬汉帝国声威并表示讽谏之意。赋前有序,交待作此赋的背景和用意:汉成帝于校猎甘泉的次年(元延元年·前12),又田猎于长杨,致使“农民不得收敛”。扬雄扈从返回长安后作此赋以讽。赋的正文,其形式与布局均摹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设为“子墨”为客卿、“翰林”为主人,双方以对话形式各抒己见。该赋内容可分3部分:开头部分交待作此赋原委:子墨指责汉成帝猎于长杨“扰于农民”,“本非人主之急务”;翰林则说子墨“知其一未睹其二”,因而有必要加以澄清。中间部分是中心内容,以翰林之口,陈言汉帝国的强盛:先述汉高祖开国创业之功德,再述汉文帝休养生息之治绩,继之以汉武帝开疆扩土的威势,终之以为汉成帝田猎长杨作回护,委婉地表示出讽谏之意,言其虽出猎但有节制,能“遵文武之度”,“使农不辍,工不下机,婚姻以对,男女莫违”。最后部分是结尾,写子墨客卿向翰林主人认错。这篇赋能把铺陈描写与议论说理结合起来,虽讲究夸饰文采,但较为通俗流畅,没有汉代大赋那种堆砌臃肿的毛病,如状写汉武帝声威的文字有:“天兵四临。幽都先加。挥戈邪指,南越相夷。靡节西征,羌僰东驰。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而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手,请献厥珍,使海内澹然,永无边城之灾,金革之患。”文字整中有散,顺其自然,简明而流畅,这在汉赋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6340
自庚辰仲春始,历三月而竟《魏武帝集》。操诗多慷慨悲凉,观其《短歌行》《龟虽寿》诸篇,气韵沉雄,骨力遒劲,洵为建安风骨之冠冕。然檄文表令间,权谋机变处,不免露枭雄本色。余独赏其《述志令》坦荡如话,较之《让县自明本志令》更为率真。集中诏令多有后人窜入者,读者当以裴注为权衡。辛卯初夏 筱堂校毕记于吴门南窗。
魏武帝集
知书房
魏武帝集
曹操
知书客937839
翻完《魏武帝集》,心情复杂。都说曹操能征善战,文采飞扬,但我总觉得不对劲。他写的诗大气磅礴,做的事却让人看不懂。一方面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又杀孔融、诛杨修。读他的文章,字字句句都在说要建功立业,但字里行间又透着猜忌多疑。也许这就是乱世枭雄的矛盾吧。后人评价两极分化,或许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矛盾体。读得越多,反而越困惑。
魏武帝集
知书房
魏武帝集
曹操
知书客696138
在书店翻《魏武帝集》,曹操的诗文全在里面。打仗厉害,写诗也强,但越看越觉得这人复杂。一边豪迈豁达,一边心狠手辣。书上说他是英雄,可他杀过不少人。书上又说他爱才,但孔融杨修怎么死的?读完后脑袋更乱了。说的和做的好像不是一回事。这就是一代枭雄?还是历史本来就这样说不清楚?
魏武帝集
知书房
魏武帝集
曹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