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魏武帝集
魏武帝集

魏武帝集

曹操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魏武帝集》是三国魏武帝曹操的诗文集,又称《曹操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说:“(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于戎马倥偬之中,仍然勤于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传世者有19种之多,《魏武帝集》30卷不过是其中一种。《隋书·经籍志》著录 《魏武帝集》26卷,并注:“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两《唐志》亦著录《魏武帝集》30卷,《宋史·艺文志》则不载,说明唐以前有不同本子流传,至宋已散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魏武帝集》1卷,收入诗文百余篇。
更多
书评  · 11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63634
许久没翻开这种带着铁血气息的乱世文集了,还是在某位研究魏晋风度的学者直播间里被种草的。开卷就撞见"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宣言,像柄淬了毒的短戟突然抵住咽喉。年轻时读这句话,竟觉得是种快意恩仇的豪迈,如今重读才惊觉,这哪里是英雄气概,分明是权力野兽撕下伪装时露出的獠牙。 建安七子的诗文里总飘着药香与酒气,曹操的竹简上却永远沾着血锈。看他写给荀彧的空食盒,比看任何一部宫斗剧都令人齿冷。这位丞相把帝王术玩成了行为艺术——既要你鞠躬尽瘁,又要你适时赴死。所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不过是权力游戏间隙的片刻抒情,就像猛虎舔舐爪子时偶尔显露的温柔,转头就会咬断猎物的喉咙。 最讽刺的是《龟虽寿》里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他在邺城铜雀台挑选歌姬时,可曾想起徐州城外垒成京观的十万冤魂?这种分裂感像极了现代某些企业家,一边在 TED 演讲里谈理想主义,一边用 996 榨干员工的青春。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时浑身发冷,因为写这首诗的手,正是制造这场灾难的手。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赤裸裸的诚实反而成就了独特的文学价值。比起后世文人扭捏作态的忠孝仁义,曹操的恶倒是恶得坦荡。就像当代某些资本大鳄的回忆录,至少真实记录了掠夺的逻辑。乱世里的英雄主义本该是救民水火,他却把《孙子兵法》写成了权力操作手册,连"对酒当歌"都透着股算计的味道。 合上书卷时窗外的雨正敲打着防盗网,突然觉得建安风骨与现代社会竟有某种诡异的共鸣。那些在商业并购案里诵唱着"天下归心"的操盘手,那些把"唯才是举"扭曲成绩效压榨的职场文化,本质上都是曹丞相的精神后裔。不同的是,现代人学会了用 KPI 包装暴力,而曹操至少还敢写下"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狂言。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8990
《魏武帝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以其雄浑的气魄和深邃的思想,在中华文化的星空中熠熠生辉。这部由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文集,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更折射出一位乱世英雄的胸襟与抱负。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为这部作品注入了不朽的灵魂。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他不仅是魏国的实际奠基者,更是一位在政治、军事、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非凡成就的旷世奇才。在戎马倥偬之余,曹操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散文,开创了"建安风骨"这一独特的文学风格。他的作品既有《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凉,又有《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充分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曹操形象。 《魏武帝集》收录了曹操现存的全部诗文作品,内容涵盖政治抱负、军事韬略、人生感悟、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这些作品最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曹操善于将个人经历升华为普遍的人生思考,在《蒿里行》中描绘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仅是对战乱的真实写照,更蕴含着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他的四言诗古朴凝重,五言诗清新自然,开创了后世文人诗歌创作的新范式。 在品读这部作品时,最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英雄气概。曹操的诗文从不矫揉造作,而是直抒胸臆,掷地有声。他既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壮阔景象,又能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这种真实而强烈的情感表达,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力。 曹操作为《魏武帝集》的作者,其非凡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呈现。他打破了汉代文人诗歌的窠臼,开创了慷慨悲凉的建安文风,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在古代文人中是极为罕见的。 这部作品堪称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代枭雄的内心世界,更能感受到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精神气质。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思想启迪和艺术享受。曹操用他如椽大笔写就的这些文字,早已超越了个人创作的范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53717
读曹操的诗文,总能在金戈铁马间窥见几分老庄的玄机。这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骨子里却流淌着道家"物极必反"的血液。他在《龟虽寿》里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恰似《道德经》中"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回环,把生命放在天道循环里审视。这种矛盾的气质,让他笔下的文字既像出鞘的利剑,又似月下的洞箫。 细读《蒿里行》会发现,曹操对时局的把控暗合《易经》的变通之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的惨相,恰似"亢龙有悔"的卦象;而"白骨露于野"的悲凉,又暗藏"履霜坚冰至"的警醒。这种将战场硝烟化作卦爻谶纬的笔法,让他的檄文总带着诡异的预言感。我在洛阳城遗址徘徊时,常想象他批阅竹简时,是否也在龟甲裂纹中寻找答案? 最耐人寻味的是《短歌行》里"对酒当歌"的狂欢与"人生几何"的虚无竟能水乳交融。"明明如月"的澄澈下,藏着"忧从中来"的暗流,这种张力像极了《周易》既济与未济的卦变。当代企业家在酒会上高谈阔论时,可曾想过千年前的铜雀台夜宴,也有同样的觥筹交错与暗潮汹涌?曹操的可爱与可怕,都在于他把政治博弈写成了哲学诗篇。 不过这位"乱世奸雄"终究逃不过熵增法则。当他写下"老骥伏枥"时,赤壁的火光已烧尽了北方的雪原;当他吟咏"周公吐哺"时,铜雀台的瓦当正爬满青苔。就像《魏武帝集》里那些批注的朱砂,再艳丽的雄心也会被时间氧化成斑驳的锈迹。如今我们重读这些文字,倒像是在参观一座思想的兵马俑——那些森严的阵列下,分明跳动着温热的人性。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87944
说来惭愧,翻开《魏武帝集》时,我竟带着几分不情愿。朋友极力推荐说这是"乱世枭雄的内心独白",可我总觉得,读曹操就像在品一杯掺了泥沙的老酒,辛辣中总带着令人不适的颗粒感。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八个字刺得人眼睛发疼。年轻时初次读到,以为是霸气的处世哲学,现在重读却品出更多意味。这哪里是什么英雄气概?分明是给自私裹上的华丽外衣。更讽刺的是,当他在《蒿里行》里写"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时,可曾想过自己正是制造这些惨象的推手之一?这种分裂感让人如鲠在喉。 最令我不适的是那些标榜"唯才是举"的文书。表面看是打破门第的进步主张,细究之下不过是权谋家的用人术。就像现代某些老板高喊"狼性文化",实则是为榨取员工价值找的漂亮借口。建安七子的遭遇就是明证——所谓爱才,终究敌不过猜忌的匕首。这种伪善比纯粹的恶更令人齿冷。 不过必须承认,曹操的文学造诣确实惊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这些句子就像他性格的碎片,闪耀着真实的光芒。可越是如此越让人惋惜,若是他把这份才情全部用在建设而非破坏上,该留下多少真正的瑰宝? 读完整部集子,我合上书页时竟有种解脱感。那个在月下横槊赋诗的枭雄形象,终究抵不过史书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霾。也许我们不该用现代道德苛责古人,但当我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看到他反复强调自己"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时的矫饰,还是忍不住摇头——这分明是活在自我欺骗里的权谋家最后的狡辩。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魏武帝集》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