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5421
2025年07月31日
《西夏书事》以"夏之兴也以忠厚,其亡也以骄奢"为鉴,道尽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密码,这部被遗忘的"边地春秋"用残缺的编年体例,意外成就了最完整的历史隐喻——当党项人的马蹄声从贺兰山麓渐渐远去,那些被风沙掩埋的宫廷秘辛与战场硝烟,终于在吴广成的笔下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竹书纪年
知书房
竹书纪年
佚名 著
这是一部编年史书,古版本为13篇,现行本为2卷,系战国时魏国史官所撰。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蝌蚪字。经荀勖、束晢等人整理成书,完整的六十八篇,残缺者七篇,共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记黄帝以来至周隐王时编年史。自周幽王后接晋国,晋亡特记魏国。以夏正纪年,记事简短。记事起自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
大唐创业起居注
知书房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 著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续晋阳秋
知书房
续晋阳秋
檀道鸾 著
南朝宋檀道鸾撰。二十卷。编年体。记述东晋史事。已佚。清黄奭有辑本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汤球有辑本二卷,收入《广雅书局丛书》。《南史·檀超传》:超叔父道鸾字万安,国子博士,永嘉太守。有文学,撰《续晋阳秋》二十卷。《史通·杂说篇中》王、檀著书,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褚先生之此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者矣。又刘遗民、曹缵,皆于檀氏《春秋》有传,至于今《晋书》,则了无其名(按道鸾编年书不宜言有传,刘遗民即刘坖之,今《晋书》列隐逸传,《史通》误也)。《隋书·经籍志》:《续晋阳秋》二十卷,宋永嘉太守檀道鸾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世说·德行篇》注陈仲弓造荀淑,大史奏德星聚事在炎汉,而称道鸾《晋史》,未详其义。《开元占经》所引,则皆日蚀星移之征。《旧唐志》作《注晋阳春秋》,“注”当作“续”,“春”字误增。《新志》作《晋阳秋》,脱“续”字,卷同。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7821
吴氏此书,辑录西夏旧事,爬梳整理,用心可谓勤矣。然细读之,每觉其取舍失当,编排支离,颇令人费解。彼时西夏文书多毁于兵燹,吴氏所据何本,往往语焉不详。至若记事前后抵牾,议论时见偏颇,更令人踌躇不已。考古证今,自是一部有用之书,然欲求其史料精审,论断公允,则未免有负所望矣。文辞虽尚明畅,究非学问根本所在。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知书客609543
寒冬腊月间始读此书,至来年春分方得掩卷,其间时断时续者再。吴广成辑录西夏二百余年史事,补旧史之阙遗,述党项之兴衰,考证精详处尤为可贵。然编年纪事终非纪传体例,人物性情难见真容,读至李元昊雄才大略处,未尝不掩卷而叹。此书虽行文质实,然史识独到,使湮没之事粲然可见,亦不负"西夏史之干城"之名。乙未仲春夜阑笔于燕京客次。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知书客377518
吴广成采辑群书,纂为《西夏书事》,虽不免芜杂,然苦心孤诣,足补史阙。其书搜罗虽广,而抉择未精,使读者如入五里雾中。然细绎之,犹能见其网罗放失之意,掇拾丛残之劳。盖西夏文献凋零,广成独力支撑,使党项遗事不致湮没无闻,虽有小疵,亦足珍惜。后之览者,既叹其劳,复惜其未臻纯粹,然终不能掩其存亡继绝之功也。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