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47095
2025年06月30日
有人从《人物志》里看出识人用人的智慧。有人发现它讲透了性格差异的道理。而我读这本书时,只觉得疑惑。刘劭说的那些人才分类,放在今天到底还有没有用?他笔下那些偏才、兼才,现在还能对得上号吗?我试着用他的方法观察身边的人,却越看越糊涂。那些精妙的言辞,好像跟现实隔着一层。这本书流传了这么久,但现代人还能不能真的用上它?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荣枯鉴
知书房
荣枯鉴
冯道 著
《荣枯鉴》是一本经典的谋略著作。由五代宰相长乐老写成。五代宰相冯道一生仕唐晋汉周四朝﹐相六帝﹐因自号“长乐老”。《荣枯鉴》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
尹文子
知书房
尹文子
尹文 著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为一卷。今本分“大道上”、“大道下”两篇,或即魏仲长氏条次整理后的本子。其篇次割移,杂窜入汉以后文字,非《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书。但书之基本内容仍与尹文思想相符,尚可作为研究尹文的资料。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本《尹文子》为伪托,“非但为后人伪撰,即仲长统之序,亦后人所依托”(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曰“即汉末形名说流行时所伪托之书”(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亦有认为“精论甚多,其为先秦古籍,毫无可疑”(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该书上篇专论形名。提出名依形而立,名之作用在“正形”,正形必先“正名”,而正名则需对名“察”“检”。他就名与形的关系提出“三科”“四呈”分类法。主张通过正名定分,各得其所。并分析了名实不一的几种形式。下篇则论刑名法术,颇强调以名法治国。其书主体为倡导名家之说,但其所持思想甚杂,“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四库全书总目》)。现存有明万历本,《道藏》本、守山阁本、《四库全书》本等。
药性赋
知书房
药性赋
佚名 著
本草类著作。清福寿堂主人辑。一卷。作者生平不详。其内容为药性寒类赋(从黄连至白头翁),药性温散赋(从羌活至酒),平散亦附于内,药性温补赋(从黄芪至何首乌),平补、凉补亦载于内。按药性寒、热、温、平归类,编成歌诀,药性简明,切于实用。有光绪三十四年排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751389
这书简直糟透了!满篇陈腐观念,毫无实用价值。刘劭把人分三六九等那一套,现在看真是可笑至极。所谓的"识人术",不过是给古代统治者服务的工具罢了。里面那些玄乎其玄的理论,放到今天连路边算命的都不如。最烦这种装深沉的所谓"经典",读来浪费时间!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知书客914877
翻开《人物志》,常有人赞叹刘劭识人之明,我却更感慨于那个时代对人性的宽容。书中细数各类人才,不避缺点,反而因材施用。乱世之中,能这样冷静客观地看待人性,实在难得。今天读来,那些分类依然精准,但现代人却总爱贴标签,非黑即白。一本书能流传千年,不仅因为智慧,更因为它对人心的那份体谅。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知书客874421
披阅《人物志》,世人多聚焦于刘劭对人才的分类与品评,我却更在意他揭示的识人之难。身处高位者往往偏好与自己相似的人,而排斥异己。这本书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突破个人局限,客观审视他人。你会发现,古今人性相通,识别人才的标准居然如此稳定。这提醒我们,选拔人才时的偏见从未改变,需要时刻警惕。
人物志
知书房
人物志
刘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