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18163
2025年06月21日
奇书,又非书。墨黑如渊,道不可道。观之不识字,断句不成章,合页似悟,开卷又迷。达者见规矩,愚者见密咒。焦头烂额后可看,豁然开朗时可看。供奉香火未必解,俯身钻研未必通。时而如镜照影,时而如雾遮山。求道者见道,寻法者见法。是书非书,书耶非耶?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著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器重。《鼎录》为记载陈代以前历朝帝王、大臣所铸各种鼎类之书。记载从黄帝至陈宣帝所制之鼎,凡四十九事。简略记载制鼎之帝王,制鼎之时间,鼎之形状,所用材料,鼎之名称,鼎上所铸文字及字体,有的还记载了鼎所藏之处。记载臣下所制之鼎,从姜太公至东晋王羲之,凡二十九事。只记载大臣的姓名、官职,鼎名,少数记载了制鼎原因,也不过只言片语。该书旧题虞荔为梁人,考《陈书》列传知其为陈人。其书序文所记夏鼎,应在黄帝条之后,疑为不识者移之书前而作序,可见此书流传既久,屡经窜乱,真伪已不可辨。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出吴协《鼎录》一条,经考证,疑吴协可能因与虞荔字形相近而误。现存 《汉魏丛书》本、《秘笈》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秘书》本、顾氏《四十家小说》本、《四库全书》本。
随园食单
知书房
随园食单
袁枚 著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洛阳牡丹记
知书房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著
欧阳修撰。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二。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全文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和《牡丹记跋尾》四部分。《花品序第一》,写天下牡丹不能与洛阳牡丹相敌,洛阳牡丹花果为天下第一,驳斥洛阳牡丹之美盛,乃因洛阳居九州之中、得中气之和的说法,并记20多种特著之花名。《花释名第二》,详记牡丹各种品种的得名之由来,花色之特点,尤见名贵品种的产生是人们长期精心培育的结果,指出牡丹不载于文字,文人吟咏篇什不多。《风俗记第三》,记叙洛阳人爱花赏花之习俗和向朝廷贡花之事,并对接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等方法,详加说明,反映出当时园艺栽培之技术。《牡丹记跋尾》则叙蔡君谟书此“记”于石的经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言不繁,说事明晰。知识性很强,文风也朴实自然。在结构和行文上对陆游《天彭牡丹谱》有影响。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9878
《墨史》一书,浑厚如墨,深沉似夜。可研读,可玩味,可取其精要,可究其渊源。得意时读之,可戒骄矜;失意时读之,能得慰藉。儒者见其礼,墨者见其义,匠人得其技,史家究其真。浸淫其中,如入墨池,染即不褪。非独为墨家之专史,更为世道人心之镜鉴。读此一卷,胜览万卷杂说。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知书客204839
他们制成的墨被列为贡品送到宫中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欣赏品,自己却不敢用 他们在制墨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在封建社会,这些技艺高超的墨工,只能同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一样,被剥削压迫…… 晚年饮洒太多,神智不清,竟发狂掉在水里淹死。真可谓:“遥怜醉常待,一笑开天容。” 若我没有看注解,连知晓你们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知书客727831
《墨史》以翔实笔触梳理历代制墨源流,从魏晋到元代,将 200 余位制墨名家事迹娓娓道来。书中既详述松烟、桐油等制墨工艺,又考证 “李廷珪墨” 等学术公案,既是工艺宝典,更是墨学研究的基石,让千年墨韵跃然纸上。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