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9878
2025年07月04日
《墨史》一书,浑厚如墨,深沉似夜。可研读,可玩味,可取其精要,可究其渊源。得意时读之,可戒骄矜;失意时读之,能得慰藉。儒者见其礼,墨者见其义,匠人得其技,史家究其真。浸淫其中,如入墨池,染即不褪。非独为墨家之专史,更为世道人心之镜鉴。读此一卷,胜览万卷杂说。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著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茶经
知书房
茶经
陆羽 著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唐代陆羽所著。此书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书。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推动了汉族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影响和倡导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极大地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著
3卷。北宋朱翼中著。朱翼中,名肱,字翼中,号大隐。《北山酒经》卷上是有关酒的总论,卷中介绍制曲法,卷下介绍酿酒法。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酿酒手工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卷上简述中国的制酒史和饮酒史。提出“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的观点,强调酒的社会功能,认为酒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指出后世因酒误事引起祸害,是因为失去节制,而酒是没有错的。作者还引述《周礼》、《月令》、《说文》、《春秋纬》、《释名》、《齐民要求》等书中有关酒的记载,并对一些术语如“五齐”、“六七投”等作了解释。卷中介绍制曲法。先总论制曲的一般要领。其中讲到“伤热则心红”,引起现代酒史研究者的注意。不少学者认为可能是关于红曲制造的最早记录之一,因为做红曲的发酵温度要比做其他曲为高。接着介绍十二种制曲法,分为罨曲、风曲、䤖曲三类。罨曲的制造法是把生曲埋置在麦秸里,定时翻动。罨曲又可分为顿递祠发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四种。其中顿递祠发曲在制作时要用蛇麻,据专家考证即酒花。这一记载说明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使用酒花酿酒。风曲的制造法是用树叶或纸张包裹生曲,挂在通风之处。风曲有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四种。䤖曲的制造法是用草捂合曲团,生毛后去掉盖草。䤖曲有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五种。卷下介绍酿酒法。作者先按一般酿酒顺序,叙述各道工序的操作方法。它们是:卧浆,淘米,煎浆,汤酒。如进一步加工,或按各种特殊的方法酿制,则可获得各种不同特色的酒。书中介绍了煮酒、火迫酒、曝酒法、白羊酒、地黄酒、菊花酒、酴醾酒、葡萄酒法、猥酒、神仙酒法、冷泉酒法等制酒方法。
精选书评
知书客727831
《墨史》以翔实笔触梳理历代制墨源流,从魏晋到元代,将 200 余位制墨名家事迹娓娓道来。书中既详述松烟、桐油等制墨工艺,又考证 “李廷珪墨” 等学术公案,既是工艺宝典,更是墨学研究的基石,让千年墨韵跃然纸上。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知书客318163
奇书,又非书。墨黑如渊,道不可道。观之不识字,断句不成章,合页似悟,开卷又迷。达者见规矩,愚者见密咒。焦头烂额后可看,豁然开朗时可看。供奉香火未必解,俯身钻研未必通。时而如镜照影,时而如雾遮山。求道者见道,寻法者见法。是书非书,书耶非耶?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知书客204839
他们制成的墨被列为贡品送到宫中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欣赏品,自己却不敢用 他们在制墨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在封建社会,这些技艺高超的墨工,只能同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一样,被剥削压迫…… 晚年饮洒太多,神智不清,竟发狂掉在水里淹死。真可谓:“遥怜醉常待,一笑开天容。” 若我没有看注解,连知晓你们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