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44319
2025年09月03日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我今年25岁才第一次完整读完《浮生六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真实。书里写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但每个细节都让人觉得亲切。沈复记录的生活琐事,比如和妻子陈芸一起赏花、喝茶、聊天,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但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心里暖暖的。 我以前觉得这种古代人的日记没什么意思,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沈复和陈芸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他们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经常要为钱发愁,但从不抱怨。陈芸生病的时候,沈复想尽办法照顾她,两个人互相扶持的样子特别感人。 书里有很多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比如陈芸喜欢把茶叶放在荷花里,让茶叶染上荷香。这种小情趣说明他们懂得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再比如沈复被父亲赶出家门后,他和陈芸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想办法活下去。 最让我佩服的是沈复记录这些事时的态度。他没有美化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刻意卖惨。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写下发生过的事,好的坏的都写。这种诚实让人觉得可信。 书里最励志的部分是沈复和陈芸永远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他们遇到那么多挫折,但始终保持乐观。陈芸临死前还在为丈夫的未来打算,这种感情真挚得让人心疼。沈复后来一个人生活,虽然孤独,但还是坚持写作,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但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沈复和陈芸的故事告诉我,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他们的生活算不上成功,但过得很有尊严,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宋末元初邓牧著。一卷。以“伯牙鼓琴”故事作为书名,是因作者认为知音难遇,故以俞伯牙自命,希望世人能像钟子期那样“被琴绝弦”,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原有诗文六十余篇,现仅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自序中称知音难觅,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书中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初步的民主思想。《君道》、《吏道》诸篇对封建帝王和贪官酷吏进行了大胆的抨击,对人民的反抗斗争深表同情,说:“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二戒》篇影射元统治者为“狗”,指出人不能对“狗”妥协。《见尧赋》等篇幻想恢复尧舜时代“君民间相安无事”的长治久安社会,提出“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的社会理想。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岂之、刘厚祜标点本。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著
别集名。南朝梁何逊(郯城人)作。逊曾官水部员外郎,故名。原集久佚,明薛应旗有辑本2卷。又明张燮辑本3卷,附录1卷。因逊曾为庐陵王室记室,故又名《何记室集》。又明张溥辑本合为一卷。凡赋、笺、书共11篇,乐府4首,诗97首,联句16首。1980年,中华书局据张燮本排印,作了校刊,名《何逊集》。增佚诗4首,序跋3篇。逊早年即以诗文著称,其文与刘孝绰并见重,当时谓之“何刘”,其诗与阴铿颇相似,后人谓之“阴何”。集中所存100余首诗,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写景抒情皆精妙,语言清新隽美,明净自然,颇有谢朓风致,但乏风骨,比较平弱。《临行与故游夜别》、《赠诸游旧》、《与胡兴安夜别》等诗,是其优秀之作,情真意切,耐人寻味,其中写景诸联,细致精当,工于炼字,颇有唐诗的境界格调。清沈德潜《古诗源》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诗中有不少写景名句如“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赠诸游旧》),“野岸平沙合,远山远雾浮”(《慈姥矶》)等,向为后人称道。杜甫极推许其诗,《解闷》诗中云“颇学阴何苦用心”。另集中所存少量辞赋和骈文,无显著特色,成就远不及其诗。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可见其构思之苦。《上林赋》与《子虚赋》同为汉赋代表作,其内容上承《子虚赋》所述,当子虚、乌有二先生互相夸耀楚、齐时,亡是公以天子代表的身份,申明诸侯国应纳贡述职的道理,又极力渲染了天子上林苑的广阔和天子出猎的壮观。然后,笔锋一转,叙述天子对“大奢侈”幡然省悟,命令“解酒罢猎”,使子虚、乌有“愀然改容”,有所悔过。刘勰曾说:“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文心雕龙·诠赋》)而明人王世贞则在其《艺苑卮言》中说,司马相如此赋“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史记》、《汉书》本传指明:因司马相如在梁地作《子虚赋》受到汉武帝召见,他便“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以《上林赋》进呈,所以一般都将这两篇赋视为正续篇,往往一并论之。
精选书评
知书客687072
这本书我看了两个月才看完,说是六记其实只有四记,后面两记很可能是别人加上去的。作者沈复总说自己穷,但又写得很享受生活。他和芸娘的感情写得不错,但总觉得有点刻意。书中有些地方有错字,也可能是后人抄错了。很多人夸这本书写得好,但我觉得一般。内容有点琐碎,读起来不太连贯。庚子年冬天读完,觉得不太值得花这么多时间。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知书客188835
浮生六记,清代生活实录。沈复文笔质朴,叙事平实。可以学他写文章,可以看他过日子。得意时读有收获,失意时读也有收获。富贵人能看,清贫人也能看。夫妻相处之道可借鉴,文人雅趣之法可学习。写实作品,不炫技不矫情。记录生活细节,流露真情实感。完整时值得读,残缺处也值得读。中国散文史上难得一见的诚实之作。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知书客645438
余尝读《浮生六记》,每掩卷而叹。沈三白以细腻之笔,摹写家常琐事,却于平淡中见性情,于细微处得天趣。其记闺房之乐,则缠绵悱恻;绘山水之游,则清旷绝俗。后两记虽为后人伪托,然前四记已足见其才情高致。文笔如行云流水,不加雕饰而自显风流。人生得此笔墨传世,纵使布衣蔬食,亦可谓不负此生矣。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