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沈复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伪作者为黄楚香。
更多
书评  · 6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48163
初见,似懂非懂,却道不明。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44319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我今年25岁才第一次完整读完《浮生六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真实。书里写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但每个细节都让人觉得亲切。沈复记录的生活琐事,比如和妻子陈芸一起赏花、喝茶、聊天,这些事情看起来简单,但读着读着就会让人心里暖暖的。 我以前觉得这种古代人的日记没什么意思,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沈复和陈芸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他们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经常要为钱发愁,但从不抱怨。陈芸生病的时候,沈复想尽办法照顾她,两个人互相扶持的样子特别感人。 书里有很多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比如陈芸喜欢把茶叶放在荷花里,让茶叶染上荷香。这种小情趣说明他们懂得在平凡生活中寻找快乐。再比如沈复被父亲赶出家门后,他和陈芸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想办法活下去。 最让我佩服的是沈复记录这些事时的态度。他没有美化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刻意卖惨。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写下发生过的事,好的坏的都写。这种诚实让人觉得可信。 书里最励志的部分是沈复和陈芸永远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他们遇到那么多挫折,但始终保持乐观。陈芸临死前还在为丈夫的未来打算,这种感情真挚得让人心疼。沈复后来一个人生活,虽然孤独,但还是坚持写作,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但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沈复和陈芸的故事告诉我,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他们的生活算不上成功,但过得很有尊严,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浮生六记》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