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46252
2025年09月04日
当王钦若在北宋的崇文院中主持编纂这部千卷巨著时,或许只是怀着整理历代治乱得失的初心。这部耗时八年的政事百科全书,像一座用墨香砌成的时光长廊——987个门类间穿梭着从上古到五代的君臣对白,3021卷竹简上凝固着无数庙堂筹谋的瞬间。那些被现代人视为枯燥的典章制度,实则藏着政治智慧的遗传密码:吏部条目里跳动着人才选拔的永恒命题,兵部卷帙中暗伏着边疆治理的现代启示。 翻阅泛黄的纸页时,常被其编排的现代性所震撼。将"明法""慎罚"并列于刑法门,体现着法制与人情的辩证思考;"惠民""均赋"在经济门中的呼应,分明是古代版的民生政策白皮书。当我们在地方志中发现某条水利政策与当下乡村振兴暗合,当外交学院的讲师从"奉使"门类提炼出古代谈判智慧,方懂得真正的历史从不是故纸堆,而是流动在当下的治理基因里。 最动人的是那些被岁月磨亮的细节。某页边栏的朱批记载着真宗皇帝深夜披阅的痕迹,某卷末页的馆臣题记透露着当年抄写官的手颤。这些带着体温的历史褶皱提醒我们:制度史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更迭,而是无数个体在时间中的共同创作。此刻执卷临窗,仿佛听见千年廊下传来馆阁学士们的笔墨沙沙声——原来古今治国者的焦虑与洞见,始终在竹帛间默默共鸣。
册府元龟
知书房
册府元龟
王钦若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史记
知书房
史记
司马迁 著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陈书
知书房
陈书
姚思廉 著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4242
《册府元龟》一千卷,王钦若主修,集历代君臣事迹而成。这本书材料丰富,分类清楚,查阅起来很方便。它保存了很多失传的史料,对研究历史很有帮助。编者的态度认真,选材谨慎,使内容很可靠。虽然有些部分显得琐碎,但整体上很有价值。这本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是研究古代政治的重要参考书。现在看来,它的编纂工作很不容易,成就值得肯定。
册府元龟
知书房
册府元龟
王钦若
知书客151895
《册府元龟》这部宋代大书收录的材料很广,内容也很详细。书里记载了很多君臣事迹,可以作为研究政治史的参考。但很多地方只是堆砌材料,没有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关于地方治理的记录,看起来真实度存疑。宋人编纂时似乎更注重歌颂统治者的功绩,对民间疾苦提得很少。虽然号称"政治百科全书",实际还是服务当时统治的需要。
册府元龟
知书房
册府元龟
王钦若
知书客585967
《册府元龟》与《资治通鉴》同为宋代史学高峰,前者如 “面”,展现政治制度全景;后者如 “线”,串联历史脉络。例如 “安史之乱” 在《资治通鉴》中是连续叙事,在此书中则分散于 “帝王”“将帅” 等部,从不同角度揭示根源。但《册府元龟》缺乏司马光的史论深度,对事件的分析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引发深层思考。
册府元龟
知书房
册府元龟
王钦若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