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81244
2025年09月04日
"兵者,国之大事",《翠微先生北征录》是南宋将领华岳在狱中所著的军事著作。这部被后世奉为兵家圭臬的作品,却处处透露着偏执与狭隘。作者以囚徒之身妄议军国大事,将个人遭遇的愤懑之情投射于军事论述之中,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扭曲的军事观与病态的政治偏见。 华岳其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他在书中大谈"将帅五德",却不知自己正是"智、信、仁、勇、严"的反面教材。书中对北伐战略的论述看似头头是道,实则纸上谈兵。这种脱离实际的军事空想,恰如韩非子所言:"不察当世之实事,而慕上古之虚名。"南宋朝廷若真采纳其策,恐怕亡国更速。 《孙子兵法》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而华岳的军事思想恰恰建立在一腔愤懑之上。他对金国的仇恨蒙蔽了理智,对时局的判断充满偏见。书中所谓"奇正相生"的战术理论,不过是借古人牙慧来掩饰其偏激的复仇心理。这种情绪化的军事主张,与《吴子》"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理性精神背道而驰。 更令人不齿的是,华岳在书中对同僚极尽诋毁之能事。他攻击韩侂胄"专权误国",指责史弥远"畏敌如虎",却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误国之臣。这种党同伐异的作风,正如《论语》所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应当团结同僚,而非制造分裂。 书中对士兵的论述尤为冷酷。华岳主张"严刑峻法",将士兵视为可以随意驱使的棋子。这种漠视人命的治军思想,完全背离了《司马法》"仁本第一"的军事伦理。他所谓的"赏罚分明",实则是建立在对士卒生命的极度轻视之上。这种思想若付诸实践,必将导致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三略》有言:"将者,国之辅也。"而华岳在书中表现出的,却是一个狂傲自大的独夫形象。他对朝廷指手画脚,对同僚恶语相向,对士卒冷酷无情。这种人格缺陷使得他的军事理论充满毒素,即便偶有闪光之处,也被其偏执的性格所污染。 细读此书,最令人反感的是其虚伪的道德姿态。华岳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实则处处发泄私愤;他大谈"爱兵如子",却主张严刑峻法。这种言行不一的双重标准,恰如《孟子》所批判的"非礼之礼,非义之义"。 尤为荒谬的是,华岳在书中将个人命运与国运强行捆绑。他声称自己"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这种狂妄自大的言论,暴露了其扭曲的英雄主义情结。《六韬》说:"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华岳正是这种不仁之将的典型代表。 掩卷沉思,这部被后人过度美化的军事著作,实际上是一个失意武人的怨愤之作。书中那些看似高明的战略战术,不过是作者在狱中发泄不满的托词。与其说这是一部军事经典,不如说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辩护书。南宋最终走向灭亡,或许正是因为朝中多有华岳这般刚愎自用之徒。 《荀子》云:"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华岳的军事思想正是这种"不教而诛"的极端体现。他过分强调纪律惩罚,忽视教化引导,这种治军理念注定难以持久。真正的名将如岳飞,既严明军纪又体恤士卒,方能成就"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威名。 读罢此书,不禁想起《道德经》的告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华岳却将战争视为个人泄愤的工具,这种扭曲的战争观,使其军事理论从一开始就偏离正道。一部好的兵书应当教导人们慎战、善战,而非鼓吹仇恨与报复。
翠微先生北征录
知书房
翠微先生北征录
华岳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言主观上宋之能胜。
三十六计
知书房
三十六计
佚名 著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已知最早的版本是1941年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使用土纸,旁标小字“秘本兵法”,不署作者和年代,注明是根据在“邠州”(这是古称,当时应为陕西省邠县;今为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咸阳市代管)发现的手抄本翻印。
司马法
知书房
司马法
姜子牙 著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
精选书评
知书客517420
一卷兵书,沉如生铁。灯下翻阅,似懂非懂;风起诵读,欲辨还休。未战时读之如迷雾,临阵读之更茫然。进退之道看似明晰,指一隅而失全局。大处缺气势,小处欠章法,字里行间藏着深深浅浅的坑洼。为将者读之或有所得,为卒者读之愈发糊涂。战场瞬息万变,纸上谈兵终是纸上谈兵啊...
翠微先生北征录
知书房
翠微先生北征录
华岳
知书客984283
奇书,兵家之瑰宝。壮哉、妙哉、绝哉!可通读,可精读,可全看,可挑重点看。斗志昂扬时可看,意志消沉时也可看。将领可获益,小兵也可获益。困顿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看兵书不如懂兵法,懂兵法不如用兵法。用兵之道!
翠微先生北征录
知书房
翠微先生北征录
华岳
知书客335028
兵法奇书,军国大计尽在其中!一册在手,如握万里江山。可与《孙子》对读,可与《六韬》并观。意气风发时读之,更添胸中韬略;困顿迷惘时览之,顿觉豁然开朗。文人读之可晓兵机,武人读之可知文理。不是寻常兵书,乃是运筹帷幄之秘籍。排兵布阵如掌上观纹,料敌制胜似镜前白发。常读常新,每阅每得!真乃国之利器,不可轻示于人。
翠微先生北征录
知书房
翠微先生北征录
华岳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