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96886
2025年09月04日
《史通》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唐代刘知几倾注毕生心血的杰作。刘知几,字子玄,这位生于盛唐的史学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不羁的批判精神,在史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他主张"史才须有三长",即才、学、识,这一观点至今仍被奉为史学研究的圭臬。读其书,常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股冲破传统束缚的勇气,那种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这部著作最打动我的,是刘知几那种敢于质疑权威的治学态度。他不仅批评前代史家的谬误,更直指当时官修史书的弊端。在《疑古》《惑经》等篇章中,他甚至对《尚书》《春秋》等经典提出质疑,这种"不避强御"的精神,在尊经崇古的唐代实属难得。我常想,若没有这份勇气,又怎能打破陈规,推动史学发展?正如刘知几所言:"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当代学人最该继承的宝贵品质。 书中提出的"史家三长"说,尤其发人深省。他认为史家不仅要有文采飞扬的才华,更需博览群书的学问,最重要的是具备明辨是非的见识。这让我联想到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培养这种"识"的能力。刘知几强调的"善恶必书",不正是提醒我们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吗?这种治史态度,对我们处理现实问题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虽然《史通》成书于一千多年前,但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刘知几对史书体例的探讨,对史官制度的批评,对叙事方法的总结,都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远见。我特别喜欢他关于"文而不丽,质而非野"的论述,这种追求平衡的审美观,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魅力。 读《史通》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治学与做人其实是相通的。刘知几那种不阿世、不媚俗的品格,那种追求真理的执着,都值得我们学习。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求真精神。也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能穿越时空,给不同时代的读者以启迪和激励。每当我面临选择时,总会想起刘知几那种"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的气节,这种精神力量,远比具体的史学知识更为珍贵。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读通鉴论
知书房
读通鉴论
王夫之 著
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阅读《资治通鉴》及历史的议论。书成于王夫之晚年,盖读史有感,随事触发,初无意于为文,故每篇皆不立题目;而于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均有论列。全书30卷,包括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四篇为“卷末”,约六十余万字。《读通鉴论》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王夫之从69岁开始执笔,“贫无书籍纸笔,多假之故人门生,书成因以授之”,直到康熙三十年(1691年)逝世前完成,用意在于“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在四库全书中为史部史评类。目前中华书局所刊印的《读通鉴论》采用曾国藩金陵刻本为底本。
漱华随笔
知书房
漱华随笔
严有禧 著
该书以记载明末清初两代名臣、文士言行轶闻为主,对当时的政坛大事、典章制度、文坛风气以及社习俗也多有涉及,是一部较重要的野史笔记。今以守山阁本为底本。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著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作者司马光和他的重要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根据大量史料,花19年时间,才把从战国到五代这段错综复杂之历史写成年经事纬之巨著。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4010
刘知几的《史通》自成一家之言,剖析史法,明辨得失,实为治史者必读之书。他批判旧例,创立新规,从编年到纪传,从选材到立论,皆有独到见解。他敢于质疑前人,又能自圆其说,这种治学态度难能可贵。书中文辞平实,说理透彻,即使对史学了解不多的人也能读懂。不仅对古人有用,对今人亦有启发,堪称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知书客421725
《史通》,史家之圭臬也。古往今来治史必读,新进者当读,老成者更当读。可精研其体例,可细味其笔法,可深究其史观,可参悟其史识。修史时需研,论史时亦需研。得之可祛史家三病,明古今之变;不得则易堕五失,迷于千年烟海。刘知几以一家之言,立万世之法。读此不必尽信,然不读则不知史法渊源。史笔如刀,此其砥石乎!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知书客449381
有人从《史通》里看到"直笔不讳"的史家风骨,有人读出了"考镜源流"的治学态度。我翻开这部书,感觉像在跟一位老史官对谈,听他讲如何写出一部好史书。刘知几说的道理很实在,写历史要真实,要有条理,还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些话放在今天一样管用。我们总说要尊重历史,但真要让历史发挥它的价值,就得像刘知几说的这样来对待它。
史通
知书房
史通
刘知几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