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13471
2025年07月03日
有人从《慎子》里看到"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的务实精神。有人领悟到"不慕古,不留今"的前进态度。我翻开这本书,感觉像遇见一位冷静的智者,他告诉我做事要讲究方法,做人要懂得变通。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老祖宗的智慧到现在依然有用。在这个变化的时代,我们更要学会理性思考。这些道理能帮我们走得更稳更远。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睡虎地秦墓竹简
知书房
睡虎地秦墓竹简
佚名 著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著
二篇,春秋后期名家重要著作,邓析著。邓析的著述在汉以前流传情况不详。至西汉末刘向校书,“以相校除复重,为二篇”,其篇目为“无厚”、“转辞”。《汉书·艺文志》“名家”著录:“邓析二篇。”后隋唐史志俱录。然原书内容在汉以后渐散佚,仅存篇名。一般认为今本《邓析子》内容为隋唐之际人所伪撰。因今本不可据,故《邓析子》之学说,只能就汉以前其它书籍征引论述之言讨论。刘向云其书“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所谓“两可”,《吕氏春秋·离谓》记有邓析“两可之说”故事:言一物仅有一买方和一卖方,双方都急于成交。因买方急于买,卖方可以要高价而不急;买方也可因卖方急于卖,自己可以压价而不急。此两可之例是对矛盾的双方俱急这一角度开始分析,而得出俱可不急的结论,于是论题便显示为双方又急又不急。“是有(又)不是,可有(又)不可,是名两可”(鲁胜《墨辩注叙》)。书中另一重要内容为讨论“无厚”,“其论‘无厚’者,言之异同,与公孙龙同类”(刘向《校上邓析子叙》)。邓析此论的具体情况不见史载。但书中所提出的“无厚”命题,至战国时则成名辩学派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涉及哲学上“名”与“形”、“无穷大”与“无穷小”等关系。荀子说邓析“好治怪说,玩琦辞”,所指出的一些与邓析相关的论题,如“山渊平,天地比”之类,由于已为惠施等辩者所展开讨论,故其出自《邓析子》原书中的部分已难确认了。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著
《商君书》,又称《商子》本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第二种意见是基本肯定《商君书》的作者是商鞅。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商鞅遗著与其他法家遗著的合编,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但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另有两篇有目无文)。其中有些篇所述史实在商鞅死后,说明不是商鞅本人所作,但书中保留了商鞅法家思想遗著,并记录了商鞅的言行,约为战国末年商鞅后学编成。《韩非子》与司马迁都曾提到过这部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781834
部分语句与《黄帝四经》、《韩非子》和《荀子》重合。慎子讲道胜于法,讲尚贤,讲“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讲“因”的作用,社会分工,讲君主要因时变法,讲法发于人间,合乎人心。道理不见得很深邃,但文采实在出众。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知书客592356
自庚子季秋迄壬寅仲冬,历时二月余乃读竟此卷。慎到论势,申重法,其言约而旨远,为治世之要道也。今览其文,凛然有振拔之意。虽残篇零简,不足以窥其全豹,然片羽吉光,已足珍视。每读"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诸语,辄思人生际遇,贵在自强不息。慎子之说,虽出战国,犹可为今人砺志之资。壬寅小雪后三日,筱堂记于钱塘江畔。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知书客467967
在法家的著作里翻找,《慎子》被很多人推崇。我读了两遍,发现里面的主张很极端。大家都说慎到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但是我觉得他把人性想得太坏了。统治者按照这个思路治国,只会越来越冷酷。权力本来就容易让人迷失,再完全依赖严刑峻法,结果会怎样?从书里的观点可以推测,这种治理方式最后肯定要出问题。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