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9482
2025年09月03日
有人说:"《毛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诗歌的源头。"我开始翻看这部古老的诗歌集。我承认古代诗歌确实有它的价值,但是有些地方,我觉得值得怀疑,比如《毛诗序》。 "风雅颂赋比兴",这些分类看起来很有道理。《毛诗序》说这些诗都有教化作用,每首诗都在讽刺或者赞美什么。但是仔细想想,真的每首诗都这样吗?比如《关雎》,明明就是一首情诗,为什么非要说是赞美后妃之德?《硕鼠》说是讽刺贪官,但说不定只是老百姓发牢骚。 我开始读《诗经》里的名篇。《关雎》、《蒹葭》、《七月》、《采薇》,这些确实写得不错。但是也有很多诗,比如《周颂》里的那些,读起来特别拗口,内容也很空洞。虽然有人说这些是祭祀用的,必须庄重,但是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今天下午,我又翻看《诗经》。读到《氓》这篇,讲一个女子被抛弃的故事。写得挺真实的,但是后面的解释又说这是在讽刺时政。我觉得很牵强,明明就是讲个人遭遇,为什么非要扯上政治?《毛诗序》总是这样,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看着这些诗,我在想,是不是后人的解释太多了?就像《静女》,明明就是写男女约会,非要说是赞美卫国君臣。这些解释,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后人强加的?《毛诗》确实保存了很多古诗,但是那些解释,真的靠谱吗?
毛诗
知书房
毛诗
毛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知书房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陆玑 著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津逮秘书》所刻援陈振孙之言,题曰唐陆机,皆误矣。《崇文总目》云:“世或以‘玑’为‘机’,非也,机本不治《诗》,今应以‘玑’为正。”今本二卷,关于今本性质,诸家说法不一:有谓为缀拾之本者,清焦循曰:“陆疏太约,为后人缀拾之本。吕东莱所引陆疏言《毛诗》授受与此大异,知缀拾者未见《读诗记》也。”有谓今本即陆氏原本者,清丁晏曰:“《初学记》‘烛类’引陆士衡《毛诗草木疏》,唐人已误为“机”,幸有《释文》爵里甚明。今所传二卷即玑之原书,后人疑为缀拾之本,非也。以《尔雅》邢疏、《齐民要术》、《太平御览》所引证之,仍以此疏为详。疏引刘歆、张奂诸说皆古义之仅存者。间为遗文,后人传写佚脱耳。下篇叙四学源流,至为赅洽,毛公名亨,得此疏而始备。惟其去古未远,是以述古能详,尤信其为原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今本乃后人所辑,曰:“原本久佚,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大抵从《诗本义》中录出。”《郑堂读书记》亦谓“元恪原书久佚,此本多从《诗正义》中采辑成编,然以《诗正义》核之,搜摭尚多遗漏,迄今诸家传写不免有所窜乱,又非欧公撰《崇文目》时所见之本矣。”《四库提要》及《郑堂读书记》所言当是,今本乃后人所辑之本;然此书保存了诸多有关《毛诗》的名物训诂,还是很有价值的。《四库提要》曰:“虫鱼草木今昔异名,年代迢遥,传疑弥甚。玑去古未远,所言犹不甚失真,《诗正义》全用其说。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其驳正诸家,亦多以玑说为据。讲多识之学者,固当以此为最古焉。”今本凡草之类四十八、木之类三十一、鸟之类二十二、兽之类七、鱼之类八、虫之类十六;计六类一百三十二则。后有鲁、齐、韩、毛四诗授受源流四则,与《汉书·儒林传》相表里。是书有《续百川学海》本、《汉魏丛书》本、《唐宋丛书》本、《古经解汇函》本等。
孔子诗论
知书房
孔子诗论
孔子 著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著
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4943
毛公说诗大抵是托于教化的,后人尊他为传,匆匆翻看,内容却很难看懂。他讲讽喻美刺,处处比附历史,看起来有道理但又觉得牵强。诗里的草木鸟兽,他偏要解释成政治信号,实在让人困惑。明明很美的句子,被他解释得索然无味。有人说他保存了古义,但这样读诗真的对吗?训诂还算扎实,只是总感觉哪里不对。
毛诗
知书房
毛诗
毛公
知书客217153
翻开《毛诗》,很多人赞叹其中教化人心的力量。但我只看到满篇的说教。这些诗真的来自民间吗?还是后人加工过的产物?所谓"风雅颂",不过是后世文人按自己的标准硬凑出来的分类。更可疑的是,那些歌颂王道的诗篇,怎么看都像是刻意为之的政治宣传。孔子删诗的说法也缺乏证据。我们看到的《毛诗》,很可能早已不是原本的面貌。
毛诗
知书房
毛诗
毛公
知书客469069
在图书馆翻到这本《毛诗》,我看了很久。别人都在说里面的诗怎么美,怎么感人。我却注意到孔子整理这些诗时的心意。那时候诗经很多被改掉了,孔子要把它们恢复原样。一个人面对流传很久的经典,敢于改动,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现在想想,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我们读书时,常常只顾着看字面的意思,却忘了背后藏着这么多故事。
毛诗
知书房
毛诗
毛公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