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6689
2025年07月31日
竟陵王萧子良的文集看似华丽,实则内容空洞。他号称文采风流,但细读下来,大多是模仿前人,缺乏独创性。作为皇室成员,他享受优渥生活,却写不出深刻的社会观察。这些作品更像是附庸风雅的产物,而非真心创作。他的文学成就被过度吹捧,实际水平远不如同时代的寒门文人。这种靠地位堆砌的虚名,实在经不起推敲。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右军集
知书房
王右军集
王羲之 著
诗文别集。二卷。晋王羲之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王羲之,字逸少。生于晋太安二年(303年),卒于晋升平五年(361年)。瑯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秘书郎、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永和十一年,称病离郡,誓不复仕,年五十九卒。以书法擅名当世,与其子献之同为一代大书法家,唐以后被尊为“书圣”。原有集十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隋书·经籍志》著录《王羲之集》九卷,注云:“梁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羲之集》五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兰亭诗》一卷。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著
古代艺术美学著作。三国魏晋嵇康撰。其美学观点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强调音乐具有永恒魅力,无盛无衰,令人不厌不倦。高度赞扬音乐的感人力量:“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从重雅轻俗的美学思想出发,要求琴家保持“旷远”、“渊静”、“放达”的审美心胸,并阐述其声无哀乐的观点。认为音乐的各种现象变化,都由乐器的物质结构所形成,即由于“器和”、“张急”、“间辽”和“弦长”所产生的“响逸”、“声清”、“音痺”、“徽鸣”等现象,而乐器本身则总是保持其“洁净”、“端理”、“和平”的原貌。又从“怀戚者”、“康乐者”、“和平者”说明各种主观情感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感受不同,而音乐本身仍只以“中和”来统物感人。其美学观点,反映了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价值自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寓教于美的艺术文学观点的一种批判与背离。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所据明黄省曾嘉靖乙酉年(1525年)仿宋刻本;鲁迅手校《嵇康集》影印本;《文选》李善注本;《嵇康·声无哀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中国古代乐论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
精选书评
知书客546053
从六月到八月读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时间。书中收录的所谓竟陵王作品,大部分其实是后人伪作。编订者明显在刻意夸大竟陵王的文学成就。这些诗文多数平平,偶尔有几首像样的作品。有人说这部文集代表了南朝文学,但我没看出来。可能是我的鉴赏力不够。这本书让我有些失望。戊戌仲夏记于沪上书房。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知书客469321
读完《竟陵王集》,心里有些沉重。竟陵王萧子良才情横溢,诗文写得极好,但一生都在权力斗争边缘徘徊。他的文章优雅精致,却掩盖不了内心的落寞。诸王争位,他却只能做个旁观者,留下满纸忧思。当时文人交往频繁,萧子良与众多才子交游,可惜最终无人替他发声。南朝文人的命运大多如此,表面风光,实则孤独,令人叹息。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知书客704512
自八月至十月读完此书,花了两个月时间。文集收录竟陵王萧子良的诗文,多数为应制之作,价值有限。细读其中《与王融书》等篇章,能略窥南朝文士交游之状。萧氏位高权重,文采却平平,远不及同时代谢朓、沈约之流。作为史料,此书保存了部分宫廷文学的原貌,这是它的意义所在。读书笔记写于二零二三年深秋。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