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翻开《竟陵王集》,发现里面写的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萧子良写诗作文,总在说些玄之又玄的道理,可我读来读去还是不明白。他活了四十多年,最后连自己都搞不清楚想要什么。我现在三十出头,知道世事无常,却还是放不下执念。既做不到像他那样清心寡欲,又没法像市井小民那样浑浑噩噩过日子。大概要等到五六十岁才能看开这些事吧,可那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萧子良的文字很漂亮,但越读越让人觉得糊涂。
竟陵王集
竟陵王集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琴赋
琴赋
琴赋
嵇康  著
古代艺术美学著作。三国魏晋嵇康撰。其美学观点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强调音乐具有永恒魅力,无盛无衰,令人不厌不倦。高度赞扬音乐的感人力量:“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从重雅轻俗的美学思想出发,要求琴家保持“旷远”、“渊静”、“放达”的审美心胸,并阐述其声无哀乐的观点。认为音乐的各种现象变化,都由乐器的物质结构所形成,即由于“器和”、“张急”、“间辽”和“弦长”所产生的“响逸”、“声清”、“音痺”、“徽鸣”等现象,而乐器本身则总是保持其“洁净”、“端理”、“和平”的原貌。又从“怀戚者”、“康乐者”、“和平者”说明各种主观情感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感受不同,而音乐本身仍只以“中和”来统物感人。其美学观点,反映了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价值自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寓教于美的艺术文学观点的一种批判与背离。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所据明黄省曾嘉靖乙酉年(1525年)仿宋刻本;鲁迅手校《嵇康集》影印本;《文选》李善注本;《嵇康·声无哀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中国古代乐论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