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7248
2025年09月04日
一个庄园的没落,是男人们空洞的野心,追逐着狩猎、享乐、虚荣、艺术、情欲、酒精、诗歌与自我毁灭,父辈们挥霍家产,后代在酒精与舞会中腐烂。这没落同样是女人们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固执坚持,维持体面延续血脉,向往却逃避的婚姻,永不低头的自尊,天真烂漫的幻想,还有破灭。每一页都像在呼吸,或急促或缓慢,敲打神经。每个人的放纵与克制,对抗着永远无法摆脱的虚无与衰老。多年以后,当马车驶过荒废的猎场,她会想起第一次在花园里遇见那个苍白诗人的黄昏。
白孔雀
知书房
白孔雀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癌症楼
知书房
癌症楼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著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也叫做13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忘了女人,但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然苏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的一种标志。在展示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格扭曲,如向上爬的官僚鲁萨诺夫、青年地质学家瓦吉姆、女医生薇拉等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
帕梅拉 - 第二卷
知书房
帕梅拉 - 第二卷
塞缪尔·理查森 著
《帕梅拉》是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森创作的书信体小说。 原著以女仆帕梅拉拒绝主人B先生追求、最终通过婚姻提升社会地位为主线,通过书信体叙事探讨18世纪英国阶级流动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逃离
知书房
逃离
艾丽丝·门罗 著
卡拉,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佩内洛普,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逃离沉闷的家庭,逃离乏味的婚姻,逃离令人窒息的生活……逃离,不是因为渴望,只是因为厌倦。逃离,不过是短暂的梦幻。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5772
劳伦斯的《白孔雀》写的是乡村爱情,但不止是爱情。主角们想逃离又离不开,像困在笼子里的鸟。书里写了很多自然景色,但读起来并不轻松。人物之间的矛盾很真实,爱情也不是童话。劳伦斯把人的欲望和苦恼写得很直白。看完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美好和痛苦混在一起。这本书不算好读,但能让人想很多。适合慢慢看,不能着急。
白孔雀
知书房
白孔雀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知书客963184
这个故事让人心碎又困惑。黑奴的命运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汤姆叔叔的善良与忍耐令人动容,可是这样的牺牲真的值得吗?每次重读都会陷入更深的迷惘,那个时代的善恶界限为何如此模糊。人物命运的戏剧性转折让我既愤怒又无力,仿佛看到了人性最黑暗也最明亮的两面。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客211110
弗兰克·诺里斯写海上生活很真实。莫兰这个角色不完美,但是让人理解。他面对困境时没有放弃,这很可贵。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总有意外,重要的是怎么应对。水手们的故事普通却不简单,每个人都有无奈也有坚持。作者不美化现实,也不刻意煽情。这种写法让人信服。读完会想,生活中很多事都一样,好坏掺半,关键看你怎么活。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知书房
"莱蒂夫人"号上的莫兰
弗兰克·诺里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