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81014
2025年06月23日
今岁隆冬,围炉披览此书,旬日而竟。明清之际,世风浇漓,而王永彬独以淡泊明志,其言如老农话桑麻,平实中自有深意。然间或说理过甚,未免有腐儒气。大抵劝善规过之作,未可苛责,惟《菜根谭》之清隽、《小窗幽记》之冷峭,终高出其上。惜其未能尽脱训诂窠臼,不然当为清言第一。然寒夜煨芋读之,犹觉字字生温。甲辰岁杪默存识于沪上。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明夷待访录
知书房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著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7033
没有考学的家底,远离了官场名利,他成为一个在桥西馆度过大半生的识字农人。白天耕读授徒,岁晚务闲围炉,希冀劝世易俗,心有所得述诸口,留下一部久无人识的小书。直到宋希尚取而读之,王永彬才逐渐为世所知。这些随得随录的句子,既已陪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永夜难消的冬日,于他足矣。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客436026
妙书,冬日之知音。暖矣、慰矣、启矣!长夜可品,闲暇可味;独处时宜读,群处时也宜读。居庙堂者当看,处江湖者也当看。困顿迷茫时翻几页,意气风发时也要翻几页。书中那些质朴的箴言,如同老友围炉递来的热茶,初觉平淡,细品却见功力。王永彬将半生阅历熬成这炉炭火,不炫才学,只说人话。读罢掩卷,忽觉世上道理,原不必说得太高深。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客296330
暮春时节,夜读《围炉夜话》,始自雨水,终至清明。书中"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二语,尤为精警。王永彬立身处世之言,看似寻常却得古人三昧。其言敦朴,其意深远,如炉边絮语,娓娓道来。每读一则,辄觉心胸豁朗,仿佛与老儒促膝而谈。丙申春夜,灯下重览至第三卷,更觉其言可药时弊,诚为处世明灯也。东园漫记于京西寓所。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