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96330
2025年06月30日
暮春时节,夜读《围炉夜话》,始自雨水,终至清明。书中"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二语,尤为精警。王永彬立身处世之言,看似寻常却得古人三昧。其言敦朴,其意深远,如炉边絮语,娓娓道来。每读一则,辄觉心胸豁朗,仿佛与老儒促膝而谈。丙申春夜,灯下重览至第三卷,更觉其言可药时弊,诚为处世明灯也。东园漫记于京西寓所。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西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三篇缺佚。本书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於后世。”后人将“说《春秋》事得失”的《蕃露》、《玉杯》、《竹林》之属数十篇编辑成书,并以《蕃露》之篇名为书名,称为《春秋繁露》。《隋书·经籍志》著录该书十七卷,宋《崇文总目》著录其十七卷、八十二篇。今本是宋朝楼钥的校本。该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家之学,并旁采道、法、墨、名等家思想,发挥《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形成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新儒学体系。在宇宙观上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确立了“君权神授”论。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统一,认为矛盾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从而确立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建立了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人性论上倡“性三品”说,并根据其“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提出“三纲”、“五常”的名教思想。注解本有清凌曙的《春秋繁露注》、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呻吟语
知书房
呻吟语
吕坤 著
《呻吟语》是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刊刻于1593(明万历二十一年),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 《呻吟语》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著述。全书共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一共有大约数百则含意深刻、富有哲理的语录笔记。大体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加上作者本人的宦海沉浮以及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全书内容,基本上是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从而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种现象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特别是修身养性方面,作者较深层次地论述了其独特的看法。
训蒙骈句
知书房
训蒙骈句
司守谦 著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精选书评
知书客831778
清人格言体家训,本来应是讲道理的大白话,却也强行骈体化,刻意而为的痕迹过于明显了。倒是书名取得极好,序言更佳。“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与我儿时情境如出一辙,只不过父母口拙,虽语重心长,却无点墨留下,唯炉火之温暖,家风之清白,与土豆、红薯之香味一起,长留味蕾与记忆之中。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客246315
围炉夜话》不仅是清朝时期一本十分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也是一本通俗格言集。它总共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多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道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集中华民族处世哲学之大成,并汲取了历代格言的精髓与语言的精华。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客436026
妙书,冬日之知音。暖矣、慰矣、启矣!长夜可品,闲暇可味;独处时宜读,群处时也宜读。居庙堂者当看,处江湖者也当看。困顿迷茫时翻几页,意气风发时也要翻几页。书中那些质朴的箴言,如同老友围炉递来的热茶,初觉平淡,细品却见功力。王永彬将半生阅历熬成这炉炭火,不炫才学,只说人话。读罢掩卷,忽觉世上道理,原不必说得太高深。
围炉夜话
知书房
围炉夜话
王永彬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