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6498
2025年07月05日
书架上横陈着无数的谋略典籍,唯有《体论》被我反复摩挲,纸页都快卷边了。旁人总盯着这部书里老辣的政治智慧,我却为杜氏的锋芒叫绝——敢把"事君如弈棋,诈不可长"这样的话白纸黑字写出来,何等胆识!在那个谄媚成风的年代,能挺直腰杆说真话的才是真豪杰。细读这一字一句,仿佛能看见作者挥笔时溅起的墨点,都是不甘屈服的骨气。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西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三篇缺佚。本书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於后世。”后人将“说《春秋》事得失”的《蕃露》、《玉杯》、《竹林》之属数十篇编辑成书,并以《蕃露》之篇名为书名,称为《春秋繁露》。《隋书·经籍志》著录该书十七卷,宋《崇文总目》著录其十七卷、八十二篇。今本是宋朝楼钥的校本。该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家之学,并旁采道、法、墨、名等家思想,发挥《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形成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新儒学体系。在宇宙观上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确立了“君权神授”论。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统一,认为矛盾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从而确立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建立了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人性论上倡“性三品”说,并根据其“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提出“三纲”、“五常”的名教思想。注解本有清凌曙的《春秋繁露注》、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著
东汉王符著。《后汉书·王符传》:“和、安(东汉和帝、安帝)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30余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潜夫论》。”全书共10卷,36篇。其中《本训》提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宇宙生成论,因其将“道”、“器”并列,又有二元论倾向。《卜列》、《巫列》等篇批判了世俗迷信思想。其他大多篇章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从政治、经济到军事边防、风俗教化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广泛的评析。政治上继承先秦“民本”思想,强调“天以民为心”(《本政》),“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认为“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述赦》),应爱惜日力民时,使“民安静而力有余”(《爱日》)。书中伦理思想丰富,主要见于《论荣》、《考绩》、《思贤》、《慎微》、《爱日》、《交际》、《明忠》、《德化》等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潜夫论》“洞悉政体似《易言》而明切过之;辨别是非似《论衡》而醇正过之”。有《汉魏丛书》、《四部丛刊本》,注本有清汪继培的《潜夫论笺》。收入《诸子集成》、《百子全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8145
《体论》,修身之道尽在其中矣!壮哉、豪哉、悟哉!可早起读,可夜半读;可横卧读,可正襟读。春风得意时宜读,壮志未酬时尤宜读。将军可取其锐,书生可学其韧;商贾可得其智,农夫可明其理。读时如闻师训,掩卷似见初心。人生困顿如坠云雾,开卷便是拨云见日。习武不如习身,习身不如明体。明体之道,存乎一心!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知书客687933
尽信书不如无书,《体论》当然算得上一体,却说不上论。徒然堆砌些高头讲章,把肢体动作排出一套礼仪的队形,惟独缺少了活人的气息。我最嫌它那副教导主任式的口吻,仿佛全天下人都该按它那套鞠躬的度数来生活。读时每每想起被军训支配的恐惧,连翻页都像在踢正步。古人讲礼乐教化,何尝这般刻板?活人倒被条文捆成了提线木偶,实在可笑。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知书客683973
自乙未仲春至季夏始读竟此卷,历时四月有余。其中礼制、刑名二篇最为精要,逐字研读,余者但观大略而已。杜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论体用之别,析理之精,非博览群书者不能为也。虽文辞质朴,不尚华采,然立论严整,考据周详,实为论体文之范式。尤以"政体篇"为最,可以观世变矣。丙申长夏韫庵记于沪上。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