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77147
2025年06月23日
《体论》,玄之又玄,深不可测?读时如坠云雾,时而豁然开朗,时而坠入深渊。左看有理,右观无谬,合卷细思却又诸般矛盾。大智慧者在其中见道,小愚钝者只能学个皮毛。喜时读来疑团重重,悲时翻阅愈加凝重。求道者视若珍宝,凡夫俗子视同天书。拜师不如问心,问心不如格物。格物之途,终究还是走不完的迷途。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训蒙骈句
知书房
训蒙骈句
司守谦 著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精选书评
知书客333439
有人从《体论》中读出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人体会到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而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用平实的语言把复杂的道理讲得很清楚。这本书让我明白思考问题要有条理,说话要讲究方式。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很实用。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更需要这样直击本质的思维方式。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知书客916498
书架上横陈着无数的谋略典籍,唯有《体论》被我反复摩挲,纸页都快卷边了。旁人总盯着这部书里老辣的政治智慧,我却为杜氏的锋芒叫绝——敢把"事君如弈棋,诈不可长"这样的话白纸黑字写出来,何等胆识!在那个谄媚成风的年代,能挺直腰杆说真话的才是真豪杰。细读这一字一句,仿佛能看见作者挥笔时溅起的墨点,都是不甘屈服的骨气。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知书客687933
尽信书不如无书,《体论》当然算得上一体,却说不上论。徒然堆砌些高头讲章,把肢体动作排出一套礼仪的队形,惟独缺少了活人的气息。我最嫌它那副教导主任式的口吻,仿佛全天下人都该按它那套鞠躬的度数来生活。读时每每想起被军训支配的恐惧,连翻页都像在踢正步。古人讲礼乐教化,何尝这般刻板?活人倒被条文捆成了提线木偶,实在可笑。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