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43055
2025年09月03日
翻阅《文章缘起》时,常常惊叹于任昉的洞见。这部薄薄的小书,偏偏道尽了文章的来龙去脉。人们总盯着那些华美的辞章,我却更在意他揭示的创作本真。在六朝骈俪之风盛行之际,能如此清醒地梳理文脉,实属难得。一个文人若能明白自己为何而写,比懂得如何写更重要。任昉这份返璞归真的智慧,至今读来仍让人耳目一新。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著
宋代诗论著作。10卷。惠洪著。惠洪字觉范,是北宋时著名的诗僧。本书杂记各种传闻琐事,因此各家著录多入小说家类或杂家类;然而所记之事,大半与诗人、诗作相关。书中每则均有标题,《四库全书总目》以“或冗沓过甚,或拙鄙不文”,断定“皆后人所妄加”。其内容涉及众多的北宋诗人、诗僧,而于苏轼、黄庭坚尤多称引,但作者为藉名人以自重,时有假托伪造之处。对此,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都有讥评。本书所主在于记事,论诗之语不多,不过也阐发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作者不满于西昆体的“用事僻涩”,称“诗到李义山,谓之文章一厄”。于此相应,他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意有所至,则见于情,诗句盖其寓也”,并引述了苏轼“古人所贵者,贵其真”及李格非“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的说法。他以“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为诗歌的最高境界,反对对诗歌求之过凿,认为“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如王维作画雪中芭蕉,诗法眼观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另外,书中所引黄庭坚关于“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的一段议论,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江西诗派诗论见解的重要资料。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淮南子
知书房
淮南子
刘安 著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作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书名“鸿烈”,意思是大而明亮。《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老庄为主,采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运用辞赋的笔法,文字浪漫诡奇,站在诸侯王的立场,反对汉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书中所述自然论和宇宙生成论理性清晰,为后人信服,对后世道教和理学都有所影响。
精选书评
知书客591780
这本《文章缘起》让我困惑。它讲作文的起源,但内容模糊。我读不懂它想说什么。文人说它重要,但我看不出哪里好。它讲文体分类,但分类不清。有人说它开创理论,但我觉得零散。想学写作的人看它没用,研究者看它也难懂。我不知道它算不算经典。它存在,但说不清价值。看完了还是不明白文章怎么来的。可能是我水平不够。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知书客493750
任昉的《文章缘起》是一本很老的书,但内容特别有用。它讲的是文章怎么来的,还有怎么写好文章。任昉自己就是写文章的高手,所以他的话很实在。这本书告诉我们,写文章不是天生的本事,是靠后天努力。只要肯下功夫,谁都能学会。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也能学好写作。它给我很大的信心,尤其是那些刚开始写作的人,更应该看看这本书。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知书客792479
任昉此书,区区一卷而已,观其体例之简略,分类之粗疏,未免使人怅然。然细究之,实为文章辨体之滥觞,虽不免疏漏,却开创之功不可没。其论碑碣、表奏诸体,往往能得其大要,使后学知所依归。至若文辞之精炼,见解之独到,亦足见任氏才思之敏锐。吾辈当取其精华,不必苛责其不足,此读书之要义也。
文章缘起
知书房
文章缘起
任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