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7139
2025年09月03日
生活最困顿的时候翻开《茶录》,忽然明白人生不过是一杯茶的功夫。冯时可写了百来字说尽茶事,我喝了三十年的茶,知道茶会凉人会散,却还是贪恋那口温热。我做不到像隐士那样超脱,也学不来市井之徒的麻木。每次看茶叶沉浮,都觉得要真正懂得放下至少还得再活二十年。不然日子过得没滋没味,这可能就是书里说的凡夫俗子吧。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著
3卷。北宋朱翼中著。朱翼中,名肱,字翼中,号大隐。《北山酒经》卷上是有关酒的总论,卷中介绍制曲法,卷下介绍酿酒法。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酿酒手工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卷上简述中国的制酒史和饮酒史。提出“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的观点,强调酒的社会功能,认为酒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指出后世因酒误事引起祸害,是因为失去节制,而酒是没有错的。作者还引述《周礼》、《月令》、《说文》、《春秋纬》、《释名》、《齐民要求》等书中有关酒的记载,并对一些术语如“五齐”、“六七投”等作了解释。卷中介绍制曲法。先总论制曲的一般要领。其中讲到“伤热则心红”,引起现代酒史研究者的注意。不少学者认为可能是关于红曲制造的最早记录之一,因为做红曲的发酵温度要比做其他曲为高。接着介绍十二种制曲法,分为罨曲、风曲、䤖曲三类。罨曲的制造法是把生曲埋置在麦秸里,定时翻动。罨曲又可分为顿递祠发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四种。其中顿递祠发曲在制作时要用蛇麻,据专家考证即酒花。这一记载说明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使用酒花酿酒。风曲的制造法是用树叶或纸张包裹生曲,挂在通风之处。风曲有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四种。䤖曲的制造法是用草捂合曲团,生毛后去掉盖草。䤖曲有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五种。卷下介绍酿酒法。作者先按一般酿酒顺序,叙述各道工序的操作方法。它们是:卧浆,淘米,煎浆,汤酒。如进一步加工,或按各种特殊的方法酿制,则可获得各种不同特色的酒。书中介绍了煮酒、火迫酒、曝酒法、白羊酒、地黄酒、菊花酒、酴醾酒、葡萄酒法、猥酒、神仙酒法、冷泉酒法等制酒方法。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著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洛阳牡丹记
知书房
洛阳牡丹记
欧阳修 著
欧阳修撰。见《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十二。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全文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和《牡丹记跋尾》四部分。《花品序第一》,写天下牡丹不能与洛阳牡丹相敌,洛阳牡丹花果为天下第一,驳斥洛阳牡丹之美盛,乃因洛阳居九州之中、得中气之和的说法,并记20多种特著之花名。《花释名第二》,详记牡丹各种品种的得名之由来,花色之特点,尤见名贵品种的产生是人们长期精心培育的结果,指出牡丹不载于文字,文人吟咏篇什不多。《风俗记第三》,记叙洛阳人爱花赏花之习俗和向朝廷贡花之事,并对接花、种花、浇花、养花、医花等方法,详加说明,反映出当时园艺栽培之技术。《牡丹记跋尾》则叙蔡君谟书此“记”于石的经过。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言不繁,说事明晰。知识性很强,文风也朴实自然。在结构和行文上对陆游《天彭牡丹谱》有影响。
精选书评
知书客691097
这本《茶录》在书店里被我反复翻阅了三次,旁人总惊叹于蔡襄对茶事记载之精微,我却独独感佩他敢于挑战陆羽《茶经》的勇气。天下茶道尊陆羽为圣久矣,能另辟蹊径者几人?字里行间可见福建茶人骨子里的倔强,把北苑贡茶的妙处说得这般透彻,硬是在茶史上劈出自己的位置来。今人饮茶只道是风雅,哪知这薄薄一卷背后,藏着一方水土的骄傲。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知书客292526
美哉,《茶录》!一盏清茶,品尽人生百味。明人冯时可这部茶道经典,当真是闲时可读,忙时更需读。高士读之得雅趣,凡夫读之得真味。得意时饮茶可静心,失意时品茶可开怀。茶中有禅意,水中有乾坤。买茶不如懂茶,喝茶不如悟茶。清清浅浅三页纸,道尽千年茶事精髓。快意时翻两页,烦闷时读一章,竟是越读越有滋味!茶道至此,可谓通神矣。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知书客276140
冯时可的《茶录》在茶书中并不起眼,但仔细读会发现它的价值。大多数人只关注陆羽的《茶经》,而这本书记录了明代茶事的细节。作者对茶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都有详细描述。这些内容现在看来平常,但在当时是难得的实用知识。书里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记录。这种平实的风格反而更值得重视。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这样的基础文献。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