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91097
2025年06月22日
这本《茶录》在书店里被我反复翻阅了三次,旁人总惊叹于蔡襄对茶事记载之精微,我却独独感佩他敢于挑战陆羽《茶经》的勇气。天下茶道尊陆羽为圣久矣,能另辟蹊径者几人?字里行间可见福建茶人骨子里的倔强,把北苑贡茶的妙处说得这般透彻,硬是在茶史上劈出自己的位置来。今人饮茶只道是风雅,哪知这薄薄一卷背后,藏着一方水土的骄傲。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禽经
知书房
禽经
师旷 著
《禽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鸟类文献。旧题春秋时师旷著,晋张华注。但《七略》、《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崇文总目》皆不见载。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列其目,称晋张华注。《文献通考》沿袭其说,显系宋人托名之作。今本《禽经》也非原来完本。北宋陆佃《埤雅》、南宋罗愿《尔雅翼》援引条目,均未见载于今本。今传主要版本有,左圭《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书内精要列述约近40种以上鸟类,首说神鸟凤凰:以下叙及乌、鵰、雉、雁、鹤、鹊、鸥、鸢、鸠、鹬、杜鹃、黄鹂、布谷、鹧鸪、白鹭、鹇鹭,等等,分别指出各鸟不同特征、形状、毛色、生活习性、饮食、繁殖生育、鸣叫特点。兼及异名、彩羽用途。
古今刀剑录
知书房
古今刀剑录
陶弘景 著
兵器史书。旧题梁陶弘景撰。弘景, 字通明,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 人。曾官齐奉朝请, 后辞官归隐句曲。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是书一卷,所计共七十四事,皆刀剑之属, 其中记帝王刀剑自夏启至梁武帝四十事, 诸国刀剑自刘渊至赫连勃勃凡十八事, 吴将刀自周瑜以下十事,魏将刀自钟会以下六事。所记内容,证以唐李绰《尚书故实》 为据, 虽文字小有异同, 而大旨则无不合。但今所传, 内容多有考证不周者,亦有舛误、失真之处, 如将蜀将误入吴将中, 董卓、袁绍编入魏将中等, 故《四库全书总目》疑有后人窜作。但可借以考查古代兵器。今存 《汉魏丛书》本、《百川学海》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祕书》本、《说郛》本。
鼎录
知书房
鼎录
虞荔 著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器重。《鼎录》为记载陈代以前历朝帝王、大臣所铸各种鼎类之书。记载从黄帝至陈宣帝所制之鼎,凡四十九事。简略记载制鼎之帝王,制鼎之时间,鼎之形状,所用材料,鼎之名称,鼎上所铸文字及字体,有的还记载了鼎所藏之处。记载臣下所制之鼎,从姜太公至东晋王羲之,凡二十九事。只记载大臣的姓名、官职,鼎名,少数记载了制鼎原因,也不过只言片语。该书旧题虞荔为梁人,考《陈书》列传知其为陈人。其书序文所记夏鼎,应在黄帝条之后,疑为不识者移之书前而作序,可见此书流传既久,屡经窜乱,真伪已不可辨。又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出吴协《鼎录》一条,经考证,疑吴协可能因与虞荔字形相近而误。现存 《汉魏丛书》本、《秘笈》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秘书》本、顾氏《四十家小说》本、《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76140
冯时可的《茶录》在茶书中并不起眼,但仔细读会发现它的价值。大多数人只关注陆羽的《茶经》,而这本书记录了明代茶事的细节。作者对茶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都有详细描述。这些内容现在看来平常,但在当时是难得的实用知识。书里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记录。这种平实的风格反而更值得重视。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这样的基础文献。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知书客327139
生活最困顿的时候翻开《茶录》,忽然明白人生不过是一杯茶的功夫。冯时可写了百来字说尽茶事,我喝了三十年的茶,知道茶会凉人会散,却还是贪恋那口温热。我做不到像隐士那样超脱,也学不来市井之徒的麻木。每次看茶叶沉浮,都觉得要真正懂得放下至少还得再活二十年。不然日子过得没滋没味,这可能就是书里说的凡夫俗子吧。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知书客308723
上月偶得此书,五日读完。蔡君谟论茶事,分上下两卷,记烹试之法甚详。其言水候火候,皆本诸实际经验,非空谈可比。宋代点茶技艺,赖以保存,后人得窥其妙。文字简洁有法度,记述准确不浮夸。读时如见古人执盏品茗,殊有趣味。茶道衰微久矣,得此旧籍,犹遇故人。甲辰初夏识于晴窗。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