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59847
2025年09月03日
奇书,难懂又吸引人。看了很久还是不明白。可以按顺序读,可以跳着读。开心时读不进去,难过时也读不进去。聪明人觉得有收获,普通人觉得没意思。走投无路时试着读,春风得意时也试着读。求神不如读书,读书不如懂书。懂书太难。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著
一卷。周尹佚 (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 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王时人,杜预认为是武王太史。可能佚在周文、武王时任太史,成康时仍在世。《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注有《尹佚》二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皆不著录。清人马国翰从《左传》、《国语》、《逸周书》、《说苑》、《淮南子》诸书辑为一卷。清孙诒让认为马国翰仅录 《左传》、《逸周书》所载史佚语及遗事数条,“无由定其为二卷之佚也。”又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又,有人将佚与太公、周、召列为四圣,言可为法,故《汉书·艺文志》以佚为墨家之首。该书现存的主要版本是清马国翰辑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松漠纪闻
知书房
松漠纪闻
洪皓 著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著
《五代新说》二卷,唐代徐炫撰。该书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及隋五代史实,分门别类为三十篇,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2230
在图书馆读完《逸周书》,我发现这本书被低估了。很多人关注它记载的周代制度,我更佩服的是那些无名氏作者。他们写这些文字时没有留下名字,却把周朝的历史保存得这么好。普通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现在的人写东西都想要署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些古代的佚名作者真了不起,他们不在乎名声,只在乎把事情记下来。这种精神很珍贵。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知书客988514
古卷幽深,道尽周室兴衰!妙哉、奇哉、奥哉!可当史书读,可作兵书看;掌灯时细品,闲坐时略观。将相可窥权谋,布衣亦明进退。迷惘时当读,得意时更当读。寻章不如解意,解意不如会心。观此书如对弈,一子落而天地宽。周礼消亡处,正是大道显时。读至"时乃大明"四字,顿觉八百年风云过眼,却原来都在方寸间流转!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知书客879675
五代乱世,烽烟四起,这本《五代新说》常在咖啡馆翻阅,旁人往往注目于金戈铁马的英雄传奇,我却更留意那些夹缝中求存的文人士子。乱世文章不值钱,却偏有人以笔墨记录破碎山河,此等风骨尤为难得。当权者好大喜功,舞文弄墨者多歌功颂德,能秉笔直书者寥寥。从边角史料中窥见文人风骨,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动人心魄。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