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新序
新序

新序

刘向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刘向撰。原书30篇,《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隋、唐史志均作30卷。至宋代原书已残,由曾巩重新辑成10卷,即今传本。其书取材于先秦至汉初经史诸子书,内容时限起自舜、禹时,讫于汉初。篇目分为“杂事”(卷1至卷5)、“刺奢”(卷6)、“节士”(卷7)、“义勇”(卷8)、“善谋”(卷9、卷10),共165条。卷3末“邹阳上书”、卷7末“苏武”、卷10全部11条,共13条为汉代材料,其余记先秦事(据《汉魏丛书》本统计)。刘向主旨是取古书嘉言善行材料为宣扬儒家道德服务。从书中内容看,由于取材来源驳杂,故事与说教不合,所叙史实与其它史传也不合,故不能作为经史著作看,只能归入小说。刘向叙事情节极简略,却偏重议论。有意义的故事集中在“杂事”、“刺奢”中,如卷1孙叔敖见两头蛇、虎会谏赵简子,卷2无盐女,卷3乐毅、邹阳、燕惠王往来书信,卷5叶公好龙,卷6卫灵公论宛春等。传世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清人卢文绍有《新序校补》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清人王仁俊辑《新序佚文》1卷,收入《经籍佚文》。今人马达撰《新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更多
书评  · 7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01291
初次翻阅《新序》,只觉是一部零散的历史故事集,记载着先秦至汉代的各类轶事。再读时方知,这看似杂乱的篇章背后,暗藏着刘向作为汉代大儒的深意。他将这些故事分门别类编为十卷,每卷聚焦一个主题,如"杂事""善谋""节士"等,实则是以史为鉴,为治国理政提供镜鉴。班固在《汉书》中评价其"采传记行事",可见此书并非简单的史料汇编,而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思想结晶。 书中"善谋"篇记载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让我印象深刻。这位齐国谋臣通过比美的生活小事,巧妙点醒齐威王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刘向选择收录这个故事,显然意在强调委婉进谏的智慧。我认为,这种以日常事喻治国道的表达方式,至今仍具启示意义。在当代社会,直来直往的批评往往适得其反,而寓教于乐的沟通艺术反而更容易被人接受。 "节士"篇中记载的晏子"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尤为发人深省。表面看是晏婴用计除去三位骄横的勇士,但细读会发现刘向真正要展现的是晏子作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理解这则故事的核心在于说明:治国不能仅靠武力,更需要智慧。这种观点与儒家"以德服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对当今领导者的管理艺术仍有借鉴价值。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像晏子那样善于运用智慧化解危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序》中反复出现的"德治"思想。在"义勇"篇记载的申包胥哭秦庭故事里,刘向刻意突出了君主修德的重要性。楚昭王因失德而亡国,又因悔过自新而复国,这个叙事逻辑清晰地体现了编者的政治主张。我认为这种强调道德自律的治国理念,在法治建设的今天依然具有补充意义。完善的制度需要与官员的道德修养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书中对忠臣形象的塑造也颇具特色。"节士"篇中豫让为智伯复仇的故事,表面看是歌颂士为知己者死的气节,实则暗含对盲目效忠的反思。刘向在叙述中特意保留了豫让最终失败的结局,这种处理方式耐人寻味。我的理解是,编者意在提醒读者:忠诚固然可贵,但更需要理性判断。这种辩证思维在当今职场中同样适用,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应当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 《新序》的叙事风格简洁有力,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这种文风与刘向作为文献校勘学家的身份相符,体现了他严谨的学术态度。但细读之下会发现,每个故事的选材和编排都经过精心设计,暗含教化意图。我认为这种寓教于史的写作手法,比直接说教更具说服力。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赋予了道德说教更强的可信度。 当然,阅读《新序》时需要意识到其时代局限性。书中部分故事明显带有汉代正统思想色彩,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价也难免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例如对秦始皇的负面描述就过于片面,忽略了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贡献。我们在阅读时应当保持独立思考,既要领会其中的智慧精华,也要结合现代价值观进行批判性吸收。 总体而言,《新序》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更在于刘向通过故事编排所传递的政治智慧。他将儒家思想融入历史叙事,既延续了《春秋》的微言大义传统,又开创了以事说理的新范式。这种编撰方式对后世类书影响深远,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这种传统的延续。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从历史细节中发现普遍规律,这种阅读视角的转变,远比记住几个历史故事更有意义。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3333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06059
刘向编撰《新序》时,正值西汉末年。那时候朝廷混乱,他却坚持整理历史故事。我觉得特别了不起,古人用故事讲道理的方式真的很智慧。 我特别喜欢《新序》里的故事。比如"楚庄王绝缨"这个故事,讲的是楚庄王宽容大度。宴会上有人调戏他的妃子,他却假装没看见。后来这个人在战场上拼命救他。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做人要宽厚。 《新序》收集了很多这样的历史典故。有的是关于君王如何治国,有的是关于臣子如何尽忠。虽然都是两千年前的事,但现在看依然很有启发。比如"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讲的是晏子如何机智应对楚王的刁难。每次读到都觉得特别精彩。 我开始把《新序》里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他最喜欢"管仲拜相"这一段。管仲曾经差点射死齐桓公,后来却成为齐国的宰相。这个故事让孩子明白了不计前嫌的道理。虽然孩子还小,但我觉得这些故事比童话更有意义。 最近重读《新序》,发现很多细节以前没注意到。比如"子产治郑"这一篇,讲的是子产如何用智慧治理国家。他既严厉又仁慈,把郑国治理得很好。这种治国智慧,现在看还是很了不起。 《新序》里记载的三十卷故事,每一篇都经过精心挑选。刘向把散落在各处的历史记载收集起来,编成这本书。我觉得这种工作特别重要,让后人能读到这些珍贵的历史故事。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新序》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