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3736
2025年06月28日
[书评]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句出自阮籍《咏怀》诗中的慨叹,道尽了魏晋风骨的孤傲与悲凉,也映照着这位竹林名士在浊世中独守的精神高地。《阮籍集》中那些看似狂放不羁的文字,实则是用疏狂对抗虚无的生存智慧,在酒与诗的缝隙间,我们仍能触摸到一颗不肯随波逐流的赤子之心。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人赋
知书房
大人赋
司马相如 著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文章写大人“悲世俗之迫隘”,于是远离尘嚣而游于旷杳,“驾应龙象舆”,“骖赤螭青虯”,以星辰为旌幡,以虹霓为幡饰,游于东南西北天地之间。众神悉听征召,五帝为先导,陵阳当侍从,神仙们前呼后拥,供其役使,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最后到了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她“皬然白首,载胜而穴处”,所幸还有三足乌“为之使”。文章至此感叹道:“必长生者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露出讽谏规劝之意。作品最后申足此意,说明在空旷无人的虚无之境成仙,超脱尘世而独存,丝毫没有乐趣。这篇赋的用意在于谏正汉武帝的好神求仙,采用了较婉曲的手法,借渲染仙境的冷寂、仙人的凄凉生活表现作者的态度,达到讽谕的目的。文章辞采华美,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大人富于浪漫色彩的远游,表现大人凌驾一切的威武气概。据说此赋既奏,“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可见其构思之苦。《上林赋》与《子虚赋》同为汉赋代表作,其内容上承《子虚赋》所述,当子虚、乌有二先生互相夸耀楚、齐时,亡是公以天子代表的身份,申明诸侯国应纳贡述职的道理,又极力渲染了天子上林苑的广阔和天子出猎的壮观。然后,笔锋一转,叙述天子对“大奢侈”幡然省悟,命令“解酒罢猎”,使子虚、乌有“愀然改容”,有所悔过。刘勰曾说:“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文心雕龙·诠赋》)而明人王世贞则在其《艺苑卮言》中说,司马相如此赋“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史记》、《汉书》本传指明:因司马相如在梁地作《子虚赋》受到汉武帝召见,他便“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以《上林赋》进呈,所以一般都将这两篇赋视为正续篇,往往一并论之。
反离骚
知书房
反离骚
扬雄 著
辞赋。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或称《反骚》。《汉书·扬雄传》引其“自序”言:扬雄每读屈原文“未尝不流涕……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后两篇已佚,《反离骚》独存。此文为扬雄早期之作品,写于阳朔元年(前24)尚居蜀时。文章模拟《离骚》之形式及词汇,表明了作者对屈原之态度:一方面同情屈原遭遇之不幸,受浊世陷害,为佞人小臣所谗。另一方面又批评屈原,谴责其未及早发觉楚王之昏暗,自丧芬芳,终于“投江而死”。扬雄认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汉书·扬雄传》)作者给屈原提个代称,说他是“湘累”。《汉书》颜师古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扬雄虽承认屈原“竭忠诚以侍君”,但他早该“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故作者主张屈原当与“神龙之渊潜”一般,“俟庆云而将举”。对屈原最后决定自杀,作者说:“蹠彭咸之所遗”(投江而死),这是“弃由聃之所珍”。由为许由,聃为老子,皆为古代隐士。作者谴责屈原投江而死,不如二人隐德自珍,全身远祸,这些都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反离骚》艺术成就不高,刘勰说“极思功寡”(《文心雕龙·哀吊》),诚为实论。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2776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诗》的魅力恰在于其徘徊于玄远与苦闷间的孤绝琴音,那些淬炼于魏晋风骨中的诗句,既是灵魂的独白,亦是时代的隐喻,在疏狂与隐忍的张力中,永远保留着追问生命本质的锋利。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知书客922029
有人读阮籍的诗,感受到"神之营营,终朝采绿"的出世之志。有人体会到"啸而歌之,临其曲而已矣"的孤傲情怀。我翻开《阮籍集》,却感觉在与一个真实的人对话。他常常不言不语,但每句话都道破世事,让我明白如何在纷乱的世界里保持清醒。魏晋风骨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那些说不出的心事,终究能在古人的文字里找到回答。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知书客311248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的《咏怀诗》映照出魏晋风骨的精神孤峰,这位"青白眼"名士以酒为盾、以诗为剑,在政治的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通往心灵自由的幽径。其文集不仅保存了乱世文人的精神密码,更在佯狂与清醒之间,为后世树立了一座永不妥协的文学丰碑。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