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18778
2025年09月04日
从惠洪的《冷斋夜话》中品读,越琢磨越觉其妙处。那些看似随性的笔记里,藏着宋人特有的生活智慧与禅意。文人在茶余饭后谈诗论画,看似闲散,实则处处透着对生命的体悟与对艺术的执着。 特别爱书中那些关于苏轼的记载,一个鲜活的东坡居士跃然纸上。惠洪笔下的文人交往,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让人感受到宋代士大夫那种既入世又超脱的精神气质。他们能在政治漩涡中保持心性,在寻常生活里发现诗意,这种境界在当下尤其珍贵。 读到谈诗论艺的片段,总忍不住拿当今的文艺创作作比。古人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今人往往用力过猛反而失了真趣。惠洪记录的这些文人轶事,看似琐碎,却道出了艺术创作最本真的道理——功夫在诗外,境界在平常。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尸子
知书房
尸子
尸佼 著
战国时尸佼作。《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尸子二十篇”,谓尸佼为鲁人。《史记·荀卿列传》“楚有尸子”。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说:“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划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书已散佚。唐《群书治要》卷36,录有《劝学》等13篇。清汪继培辑有14篇与若干片断,较为完善,但已非原书。其中存有先秦佚说甚多。其学术思想,“非先王之法,不循孔子之术”(刘向《孙卿子叙录》)。提出“执一以静,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尸子·公事篇》)的主张。但有兼综、贯通各家学说的倾向,提出:“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子贵别囿。其学之相非也数世矣,而巳皆弇(同掩)于私也。……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囿一实也,则无相非也。”(《尸子·广泽篇》)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梦溪笔谈》,或称《笔谈》,是中国北宋沈括所作的笔记体著作,原有26卷,分17门,题材广泛,记录作者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当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内容,叙述有关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先进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和乐律等各范畴,使本书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珍贵资料。科技以外,《梦溪笔谈》记下沈括仕途生涯中的见闻、相关知识及对政策的检讨,也记载作者在考古学、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研究心得,以及作者耳闻目睹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1956年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合《梦溪笔谈》原书、《补笔谈》及《续笔谈》共30卷,分609条,是目前学术界使用的标准版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4377
大多数读者读《冷斋夜话》时,都会感叹惠洪的博学多才。而我最在意的是书中那些被贬官员的故事。他们明知道说真话会得罪皇帝,却还是坚持上书谏言。相比之下,那些见风使舵的官员反而活得很好。历史上正直的人常常吃亏,这个道理到今天也没有改变。读这本书让我明白,有些事不是不知道后果,而是明知后果也要去做。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知书客871145
奇书,文人笔记之精华。闲时可读,忙时也可读。心情好时可读,烦恼时也可读。学者能从里面找到学问,普通人也能找到乐趣。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这本书像一扇门,站着能看,坐着也能看。书里既有雅致,又有烟火气。宋人笔下的世界,鲜活又真实。读完后会说,奇怪,明明说的是古代的事,怎么感觉就在眼前。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知书客153199
欧阳修所著《六一诗话》为最早的诗话,薄薄一册,仅有一卷。释惠洪所著《冷斋夜话》也是诗话。“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谓之象外句。”“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不言其名耳。此法唯荆公、东坡、山谷三老知之。”
冷斋夜话
知书房
冷斋夜话
惠洪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