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4413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古画品录》,那些陌生的名字在纸页间模糊成一片。谢赫用六法品评的画家们,如今大多已湮没在时光里。我盯着"气韵生动"四字发呆,这些标准究竟该如何把握?站在博物馆的展柜前,看着那些斑驳的古画,竟分不出一丝气韵。或许艺术的评判本就如此,我们这些后人只能隔着千年的迷雾,勉强辨认几个标尺罢了。谢赫的论断那么笃定,而我们却连基本的审美自信都所剩无几。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临池诀
知书房
临池诀
卢携 著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等著作,删繁选要,以成此篇。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著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论文。宗炳著。最早载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收入明刊本《王氏画苑》、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中国画论类编》等版本中。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好游山水,信奉佛教,曾作《明佛论》。《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关于山水画的美学论文,作者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也体现在这篇论文的基本美学命题“畅神”说之中。所谓“神”,既是指与佛学之“道”相联系的“神明”,一种无限、绝对的精神本体,又是指已经掌握了这个“道”的超脱、自由的主体精神。在客观方面,“山水以形媚道”,“质有而趣灵”,即山水自然处处都亲附着,显现着这个精神本体,并因此而显得有“灵”有“趣”。山水画固然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但亦应象领会典籍那样“旨微于言象之外”,即超越“形”的有限性而去领会那无限的“神”。这是构成“畅神”说的一重含义。书中尽管论述了类似西方透视法的远近法,但最终仍归结为得“嵩、华之秀,玄牝之灵”,即为了得山水之“神”。在主观方面,已经“含道”的主体在“映物”、“味象”、“应目会心”中,感发着自身的自由无限的内在精神,使得“万趣融其神思”;在和山水之“趣”的这种两忘俱一中,主体精神也得到了无限的解脱、展发和怡悦。这是“畅神”说的又一重含义。《画山水序》的“畅神”说,既深化了顾恺之“以形写神”说,又突出了主体表现的意义,对中国古代的后期写意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精选书评
知书客335078
在故宫看历代画作时总会想起谢赫的《古画品录》。很多人讨论六法精要,我却更注意他对陆探微的评价。他说"穷理尽性,事绝言象",意思是画到极致反而说不出好在哪。这种评价方式很特别。现在的人总爱用夸张的词语夸一幅画,但真正的好画确实让人无话可说。看画的人多,懂画的人少。谢赫能看出这种境界,自己必定也是高手。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知书客313071
丙申暮春始读谢赫《古画品录》,历旬日而竟。其六法纲要,气韵为先,诚为万世不易之论。然品第画家,间有偏执,如置顾恺之于第三品,未免失当。至若骨法用笔诸说,剖析精微,足见谢氏深于绘事。后世画论多沿其绪,影响之巨,犹《文心雕龙》之于文学。惟其文辞简奥,非精研者不能尽得其旨。丁酉仲夏守拙斋主记于京西。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知书客921285
在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绘画品评著作里,南朝谢赫谓之画有六法: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画家各有所长,有神,显骨,具形是评判一个画家功底的品级,后世也多借鉴,乃集大成者谓之少矣。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