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6512
2025年09月04日
从《曾国藩家书》中读来,随着年岁增长,越来越觉得这些家书的分量。人总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和浮躁,但曾国藩在书信中反复提到要"耐烦"。他在官场最得意的时候,反而最注意约束自己。这大概就是真正成熟的表现。想到他给弟弟写的那些信,字字句句都在教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这些信里,能看到一个读书人的坚持,也能理解他为什么能成大事。可惜后来时局变化太快,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虽然是他写给家人的私信,但普通人读了也能明白很多道理。看看自己平时的言行,想想与人相处的分寸,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魏文帝集
知书房
魏文帝集
曹丕 著
三国魏曹丕撰。曹丕,即魏文帝,字子桓,沛郡谯(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代汉即帝位。曹丕在政治上继承曹操,利用吴蜀的矛盾和互相攻伐,使魏获得暂时安定。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也比较重视,所以郭沫若说他是“一位旧式明君的典型”。曹丕在文学上也是曹操的继承人。他的诗歌,形式多取材于乐府,与曹操相同;内容偏重抒情,写得缠绵悱恻,深婉动人,则与曹操有别。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而且完整的七言诗,《与朝歌令吴质书》、《与吴质书》是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典论·论文》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奠基的作用。因此,曹丕是建安时期有影响的文学家。《隋书·经籍志》载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现今流传的《魏文帝集》是后人辑录的,收辞赋散文约30篇,诗歌约40首。有明张燮所编《七十二家集》本,张溥所辑刻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近人丁福保所辑《汉魏六朝名家集》本等。世传《魏文帝集》,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二卷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六卷本。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精选书评
知书客417442
读《曾国藩家书》的人很多,都在说他的自律和持家之道。我却注意到他对失败的坦然。作为晚清重臣,多次战败后写给家人的信里看不到推诿,只有反省和坚持。这种态度比成功时的说教更有价值。身居高位者往往爱听颂扬,能做到直面错误并写下来,需要极大勇气。从这些家书里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人,而不只是教科书里的圣人形象。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知书客867163
看曾国藩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那么多。他一边打仗一边教导家人,看起来是个完人。但我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同时做好这么多事?战场上的冷酷和家书的温情,难道不矛盾吗?他给弟弟们的那些教训,读起来像圣人训话。普通人能做到吗?也许他只是把自己架得太高了。说得头头是道,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我的困惑。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知书客133747
家书,处世之宝典。妙哉、智哉、明哉!可晨起诵读,可夜半细品。得意时当看,失意时更当看。豪杰可受用,凡夫亦能受用。春风得意不可忘,山穷水尽更需读。求人不如求己,问道不如问道于书。吾每读之,如对坐聆训,字字珠玑,句句入心。为官者读之可明进退,经商者读之可晓得失,教书者读之可知育人。一部家书,半部人生!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