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5898
2025年09月04日
《曾国藩家书》展现了一位传统士大夫的修身之道与家国情怀。他虽位极人臣,却始终保持着近乎苛刻的自省精神,字里行间皆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处世哲学。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教导子弟的家书,既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生活细节,更蕴含着"持敬守静"的立身之本。这位晚清重臣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化作了日常实践,在动荡时局中依然坚守着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读其家书,仿佛看见一位严而不厉的长者,正以温厚笃实的笔调传授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郁离子
知书房
郁离子
刘基 著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齐竟陵王集》30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133747
家书,处世之宝典。妙哉、智哉、明哉!可晨起诵读,可夜半细品。得意时当看,失意时更当看。豪杰可受用,凡夫亦能受用。春风得意不可忘,山穷水尽更需读。求人不如求己,问道不如问道于书。吾每读之,如对坐聆训,字字珠玑,句句入心。为官者读之可明进退,经商者读之可晓得失,教书者读之可知育人。一部家书,半部人生!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知书客867163
看曾国藩的家书,密密麻麻写了那么多。他一边打仗一边教导家人,看起来是个完人。但我不明白,一个人怎么能同时做好这么多事?战场上的冷酷和家书的温情,难道不矛盾吗?他给弟弟们的那些教训,读起来像圣人训话。普通人能做到吗?也许他只是把自己架得太高了。说得头头是道,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我的困惑。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知书客417442
读《曾国藩家书》的人很多,都在说他的自律和持家之道。我却注意到他对失败的坦然。作为晚清重臣,多次战败后写给家人的信里看不到推诿,只有反省和坚持。这种态度比成功时的说教更有价值。身居高位者往往爱听颂扬,能做到直面错误并写下来,需要极大勇气。从这些家书里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人,而不只是教科书里的圣人形象。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