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24498
2025年06月26日
暮春始读《唐才子传》,历盛夏至初秋方竟,前后凡五月余。诸子生平,浮沉宦海,困顿科场,令人怅惘。辛氏笔底烟霞,虽能摹写诗人风骨,然终觉隔世。彼时白衣卿相,今安在哉?惟残卷昏灯,空对满纸才名耳。或曰此乃唐音实录,吾独疑其真能传神否。己亥寒露,枯坐南窗,但见梧叶飘零,恰似书中人物,零落殆尽。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今同姓名录
知书房
古今同姓名录
萧绎 著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子讲疏》以及《文集》五十卷。《古今同姓名录》见于《梁书·本纪》及《隋书·经籍志》均为一卷。后来,经唐代陆善经,元代叶森分别加以增添续补,收录在明代的《永乐大典》中。清代李调元编辑《函海》时,将此书收入,改为三卷。此本虽然经过反复的增补,但其体例分明,不相混杂。凡是陆善经、叶森增改之处,都予以标明。所以仍可以看到梁元帝原本的面目。这是类事之书中,最早的一部书。书中列古今同姓名者三百八十二个,共一千三百零七人。此后,明代万历年间,余寅又撰《同姓名录》十二卷。周应宾增补一卷。清代王廷灿又增补八卷。内容更为详尽,但是其体例依然如原本。有《四库全书》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 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668131
这部书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事迹,但内容比较简略。辛文房记录了很多文人的轶事,让我们看到唐朝诗坛的大致面貌。他的写法有些地方不够严谨,经常把传闻当事实写进去。不过他能把这么多诗人的生平整理出来,也算不容易了。书里对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描写比较详细,对了解唐代文学有帮助。作为资料书看看可以,但不能全信。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客635667
自暮春至仲夏,历时两月余,卒读此书。后三卷所述晚唐诗人,稍涉草率,然无碍全书之价值。辛氏采摭唐贤事迹,辨才品于流别,明诗道之升降,实为诗史之要籍也。考订尚称谨严,虽间有传讹之处,亦时代局限使然。每览诗人浮沉,未尝不掩卷太息。文笔雅健,述评精当,尤见撰者之史识诗心。壬寅孟夏蛰庵识于沪上小筑。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客903395
《唐才子传》以"唐代诗人得三百家,皆名家也"一句道尽盛唐文采风流,此书如一座无墙的诗歌博物馆,让后世得以窥见那个"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黄金时代,每个传略都是打开唐诗意境的密钥,字里行间流淌着整个民族最精致的文化基因。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