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3427
2025年06月24日
这本书我看了三遍。别人大多注意诗人才华横溢的一面,我却更看重唐代科举取士的开放包容。统治者能以诗赋取士,打破门第限制,实在难得。权贵阶层肯放下成见,让寒门子弟有机会施展抱负,这在古代社会中很少见。从这个角度看,唐代的文化繁荣不是偶然的。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十七史百将传
知书房
十七史百将传
张预 著
又名《张氏集注百将传》,简称《百将传》。古代军事家与将领传集。宋张预撰,翟安道注,其书采历代军事家与名将百人,始于西周姜太公,终于五代刘。各于正史及别史中搜集有关事迹,进行综合论述,特别注重其军事战例,凡与《孙子兵法》合者,皆一一表出,或别以《孙子兵法》题其后。其他生平,如地理诸方面考述也颇琐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然其分配多未确当,立说亦未免近迂。仍为宋人之谈兵而已矣。”《郡斋读书附志》:《百将传》十卷,东光张预公立所进也。由太公而下,至于五代之刘词,凡史辞泛漫而不切于兵者,一删去之。或非兵略而可以资人之智虑者,间亦存焉。各以《孙子兵法》题其后,次以行事合之。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124498
暮春始读《唐才子传》,历盛夏至初秋方竟,前后凡五月余。诸子生平,浮沉宦海,困顿科场,令人怅惘。辛氏笔底烟霞,虽能摹写诗人风骨,然终觉隔世。彼时白衣卿相,今安在哉?惟残卷昏灯,空对满纸才名耳。或曰此乃唐音实录,吾独疑其真能传神否。己亥寒露,枯坐南窗,但见梧叶飘零,恰似书中人物,零落殆尽。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客601447
读完《唐才子传》,最难忘的是王勃。少年成名,却命运坎坷,落水而死,让人叹息。李白豪放不羁,杜甫忧国忧民,他们的诗流传千年,但活着的时候其实很苦。白居易算是比较幸运的,晚年过得安稳,可他的诗里也藏着无奈。这些才子才华横溢,但大多没有好结局,这就是文人的宿命吧。读他们的故事,会忍不住想,如果他们生在今天,会不会不一样。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客635667
自暮春至仲夏,历时两月余,卒读此书。后三卷所述晚唐诗人,稍涉草率,然无碍全书之价值。辛氏采摭唐贤事迹,辨才品于流别,明诗道之升降,实为诗史之要籍也。考订尚称谨严,虽间有传讹之处,亦时代局限使然。每览诗人浮沉,未尝不掩卷太息。文笔雅健,述评精当,尤见撰者之史识诗心。壬寅孟夏蛰庵识于沪上小筑。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