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68131
2025年08月01日
这部书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事迹,但内容比较简略。辛文房记录了很多文人的轶事,让我们看到唐朝诗坛的大致面貌。他的写法有些地方不够严谨,经常把传闻当事实写进去。不过他能把这么多诗人的生平整理出来,也算不容易了。书里对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描写比较详细,对了解唐代文学有帮助。作为资料书看看可以,但不能全信。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晏子春秋
知书房
晏子春秋
晏婴 著
是一部颇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较接近历史小说的政论著作。旧题春秋时齐人晏婴撰,实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作者当是一个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间士大夫传说的人物。成书约在战国末期,书名始见于《史记·晏婴传》。《汉书·艺文志》只称《晏子》(无“春秋”二字”,是否即今传本,可疑),列于儒家著作之内。全书八卷二百五十章,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卷,多有崇尚节俭之说;外篇二卷,所记乃西汉刘向编校本书时所说的“又有复重文辞颇异”和“又有颇不含经术”之内容,其中《仲尼之齐欲封节》与《墨子·非儒》相同。全书所叙皆晏婴之遗事。本书以晏婴作为中心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实乃先秦著作中罕见之作。书中对奴隶主的穷奢极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丑恶,作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对劳动人民的籍(赋税)重狱多,拘者满围(牢狱),怨者满朝等情况作了真实的反映。本书在认识论上,提倡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在社会观上,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之说;在学派关系上,《内篇》多孔子称许晏婴之语,《外篇》多晏婴抨击孔子之语。注本有今人吴则虞的《晏子春秋集释》上下册。其书汇集了二十四个刻本和二十几家的校注,并把《晏子春秋》的资料,分为佚文、集语、事迹。有关晏子学说学派讨论、有关《晏子春秋》考辨、重言重意篇目表六类,辑附于后,颇便检阅。
明儒学案
知书房
明儒学案
黄宗羲 著
明末黄宗羲撰。六十二卷。据明代学者文集语录,摘其要点,辩别宗派,列十九“学案”,上无师承下无传人者,别立“诸儒学案”。共收学者二百余人。每学者先列小传,后载其语录。对各人生平、著作、思想、学术传授都有扼要叙述。借此书可见明代学术流派授受分合与主张得失。约成书于康熙十五年(1676)。书成后,中州许酉山、鄞县万贞一各刊数卷。此后版本主要有康熙年间故城贾醇庵刻本、道光年间会稽莫晋刻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等。
过江七事
知书房
过江七事
陈贞慧 著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933541
有人从《唐才子传》中看到唐代诗人的才情与风骨。有人读到诗人们坎坷的人生际遇。我读这本书,感觉像在看一部详实的史料记录。辛文房以严谨的笔法,客观记述了唐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这本书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在当今注重考据的学术环境中,这种忠于史实的写作态度尤为可贵。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唐代文坛的真实面貌。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客124498
暮春始读《唐才子传》,历盛夏至初秋方竟,前后凡五月余。诸子生平,浮沉宦海,困顿科场,令人怅惘。辛氏笔底烟霞,虽能摹写诗人风骨,然终觉隔世。彼时白衣卿相,今安在哉?惟残卷昏灯,空对满纸才名耳。或曰此乃唐音实录,吾独疑其真能传神否。己亥寒露,枯坐南窗,但见梧叶飘零,恰似书中人物,零落殆尽。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客601447
读完《唐才子传》,最难忘的是王勃。少年成名,却命运坎坷,落水而死,让人叹息。李白豪放不羁,杜甫忧国忧民,他们的诗流传千年,但活着的时候其实很苦。白居易算是比较幸运的,晚年过得安稳,可他的诗里也藏着无奈。这些才子才华横溢,但大多没有好结局,这就是文人的宿命吧。读他们的故事,会忍不住想,如果他们生在今天,会不会不一样。
唐才子传
知书房
唐才子传
辛文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