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中国古典文学史册中那部璀璨的《唐才子传》,犹如一扇雕花绮窗,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大唐三百年文坛的万千气象。(《唐才子传》与《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并列为中国古代文论四绝)这般独特的诗人传记体例,上承《史记》列传遗风,下启后世诗话先河,其中记载的二百九十八位诗人轶事,恰似撒落玉盘的明珠,每一颗都折射着盛唐的月光。每次展卷,总觉那些诗句仍在纸间流淌,那些酒旗仍在风中招展,那些马蹄声仍踏着平仄韵律自长安街巷传来。 辛文房这支笔实在妙极,既似史家铁笔,又似诗人醉墨。他写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便真叫人看见滕王阁上那一抹鎏金晚照;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恍惚听得见青莲居士腰间玉佩的叮咚作响。这般文字功夫,非但将诗人生平娓娓道来,更将整个盛唐的气韵都装进了竹简帛书。最难得的是其间评点,三言两语便点透诗家三昧,好比"杜甫似沧海,李白如长虹"这般论断,至今读来仍觉齿颊生香。 掩卷细思,这些大唐才子们的命运最是惹人唏嘘。王维的辋川别业终成画饼,李商隐的锦瑟年华不过黄粱,就连潇洒如李白,最后也溺死在采石矶的月光里。可偏偏是这些失意人生,酿出了最醇厚的诗篇。就像书中记载贾岛"推敲"典故,寒夜里的苦吟,反倒比庙堂上的颂圣更动人心魄。辛文房写他们时,笔尖始终蘸着理解与怜惜,这种温厚的史笔,在历代文论中实属罕见。 元代文学家虞集曾言:"读《唐才子传》如行山阴道上,诗人面目应接不暇。"我深以为然。每次重读,总在那些看似随性的评语里发现新意——原来他写孟浩然"不才明主弃",暗藏着对科举制度的嘲讽;记白居易"新乐府",实则是为民间疾苦发声。这般皮里阳秋的笔法,让这部传记既是诗史,又是心史。 最后且让我篡改书中录用的唐人诗句,以寄情思:当窗理云鬓时,犹见李太白金樽对月;闲敲棋子际,恍闻杜少陵茅屋秋风。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字魂魄,经由辛文房的笔墨,终成我们永不褪色的文化图腾。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辛文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