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53177
2025年07月10日
兵书,千古之绝唱。妙矣、神矣、奇矣!可正着读,可反着读,可细品其谋,可粗得其略。得意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将军可悟其要,百姓也知其理。战前需研读,商战亦需研读。读兵不如用兵,用兵不如化兵。化兵于心,运筹帷幄!十三篇不过五千言,却道尽人世争夺之玄机。诡道乎?正道乎?胜道也!每读必有新得,常读常新,此乃兵家至境。
孙子兵法
知书房
孙子兵法
孙武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著
我国古代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时4年于景德元年(1004年)撰成,共20卷,210篇,论述了210个问题。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代《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虎钤经》的主旨是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并兼及风角占候、 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尽管天时有吉凶,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利害,如能吉中见凶、凶中见吉,易中有险,险中见易,利中见害,害中见利,就能用兵尽其变。他还认为,要取胜须“以粮储为本,谋略为器”。 未战之前要“先谋”:欲谋用兵,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陈,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赏罚等。既战之后,一要善于“夺恃”,包括夺气、夺隘、夺勇等;二要善于“袭虚”,以佯动、诱敌击其虚;三要“任势”,乘机击敌懈怠,设伏击敌不意,乘胜扩张战果等。书中还强调“逆用古法”,“利在变通之机”。书中汇集的与军事有关的天文、历法、记时及识别方位等知识,其中许多为过去兵书所少有。此外,该书还汇集了不少阵法并创造了诸如飞鹗、长虹等 阵。该书在体例上,分类编排,按类阐述,为后世许多兵书所借鉴。
武经总要
知书房
武经总要
曾公亮 丁度 著
《武经总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作者为宋仁宗时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时间编成。该书是中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武经七书》之一,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
吴子
知书房
吴子
吴起 著
《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相传为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所作。现存《吴子》分上下两卷,每卷三篇,共六篇。宋代将《吴子》列入《武经七书》。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强调“简募良材”,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提出“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主张先弄清敌人的虚实,选择有利时机进攻,以夺取胜利。
精选书评
知书客819025
兵法也,美则美矣,然世事如棋局局新,先祖之智焉能尽断今朝?计谋如一盘残茶,业已凉矣,却总有人奉若圭皋。败兵时可读,胜仗时更可读,然读罢仍不免疑惑:这纸上烟云,真能断敌于千里?教你算,教你谋,却从未教妥如何收拾倔强的人心。诡道也,善恶之门!
孙子兵法
知书房
孙子兵法
孙武
知书客153711
有人从《孙子兵法》中看到"兵者,诡道也"的谋略之道。有人体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制胜法则。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像在听一位军事家讲解战争规律,教会我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本书讲的不只是打仗,更是处世的智慧。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这些古老的战略思想依然管用。我们要学习其中的精髓,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孙子兵法
知书房
孙子兵法
孙武
知书客766581
在兵法的海洋里遨游,历代军事著作无数,这本书我在书店翻了三遍。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孙武的谋略高超,而我更佩服吴王阖闾愿意放下身段,用宫女来做试验。君主们最讨厌被人指手画脚,更别说让妃嫔当试验品了!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吴王的胸襟。孙武的智慧固然耀眼,但能让这套理论落地生根的君王同样难得。
孙子兵法
知书房
孙子兵法
孙武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