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3950
2025年08月01日
矫情之作,哗众取宠罢了。
反离骚
知书房
反离骚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西湖梦寻
知书房
西湖梦寻
张岱 著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296659
《反离骚》是扬雄对屈原《离骚》的驳斥之作。扬雄认为屈原过于执着理想,不懂变通,最终自沉汨罗,实为不智。他主张儒家的中庸之道,认为人应顺应时势,保全自身。这篇文章体现了汉代文人对屈原评价的分歧。扬雄的观点虽然务实,但也削弱了屈原作品中的抗争精神。从文学角度看,《反离骚》语言简练,逻辑清晰,是研究汉代思想的重要文献。
反离骚
知书房
反离骚
扬雄
知书客793860
自暮春得此书,时作时辍,至仲夏方卒读。扬子云拟屈子之文而反其意,独辟蹊径处最见功力。虽世人多病其乖违本旨,然我独赏其特立独行。文士当如是:不囿于成说,不拘于俗见,以雄健之笔写自家胸臆。纵使逆流而上,亦不失为丈夫气概。每览"何必怀此都也"等句,未尝不击节称快。壬寅长夏记于临水轩,时蝉声满耳。
反离骚
知书房
反离骚
扬雄
知书客919864
有人从《反离骚》中看到对传统思想的挑战,有人读出对命运的反思。而我觉得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面对困境时该有的态度。它不是简单的反对,而是教我们如何在坚守中创新。两千年前的思想依然鲜活,这让我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感到自豪。在传统文化面临挑战的今天,我们更该读懂这样的作品,因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什么。
反离骚
知书房
反离骚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