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4486
2025年06月19日
《燕丹子》这本书让人感到困惑。主角燕丹子的行为看起来像侠客,但又不像。他为了报仇,做了很多计划,结果却失败了。书中对刺客的描述很详细,但他们的动机并不明确。故事里有很多奇怪的细节,比如燕丹子的师父出现得很突然。整本书的情节不太连贯,让人看不懂作者想表达什么。最奇怪的是结尾,燕丹子死了,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燕丹子
知书房
燕丹子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著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贞观政要
知书房
贞观政要
吴兢 著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共计10卷40篇。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全书以君臣对答的方式,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和身边大臣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博、刘洎、马周、戴胄、孔颖达、岑文本、姚思廉等四十五人的政论,方便后人参考前人经验,以古为镜,择善而从。可能因为与作者吴兢同为谏臣的缘故,魏徵在书中的地位重要。吴兢完成此书之后曾经上呈给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不料非但没有得到赞赏,反而因此而被贬官。
松窗梦语
知书房
松窗梦语
张瀚 著
史料笔记。八卷。明张瀚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张瀚,字子文,号元洲。生于弘治八年(1513年),卒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浙江仁和(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任工部、刑部部曹,庐州、大名知府,长期担任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山西等省的高级官员;又任过陕西巡抚、总督漕运、总督两广军务,后由南京工部尚书,于万历元年擢升为吏部尚书。万历五年,因得罪了首辅张居正受到排挤,回杭州故里。为作者晚年罢职闲居所作。因书斋“楹前一松”,“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自序),而取以为名。瀚历仕为官,见闻广博,经历丰富,因而内容广泛地涉及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少数民族、对外关系等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是他亲闻目睹的经历,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全书三十三纪。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5651
书架上偶遇这本奇书,翻了两遍仍觉惊心动魄。太子丹执意复仇的执念令人窒息,而荆轲明知必死仍慷慨赴秦的姿态更让人扼腕。人们总赞叹荆轲的壮烈,我却更在意太子丹身边的谋士们——那些清醒却无法阻拦悲剧发生的智者。一个被仇恨蒙蔽的主君,最终毁灭的何止是刺客一人。细想来,政治仇恨酿成的悲剧,古今如一。易水犹寒,而人心更寒。
燕丹子
知书房
燕丹子
佚名
知书客116771
此书真能算佳作?我看未必。故事讲太子丹复仇,情节老套。荆轲刺秦的桥段,史书早有记载。文字平平无奇,没有新意。说是小说,更像流水账。人物刻画粗糙,对话生硬。结尾处写荆轲白日升天,简直荒唐。这种书也能流传至今?我不信古人都爱看。要我说,它就是普通的历史演义。比起《史记》差远了。不值得花时间细读。
燕丹子
知书房
燕丹子
佚名
知书客387647
《燕丹子》一书已残,后人辑得三卷。这个版本虽然不完整,但讲述荆轲刺秦的故事格外生动。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对话写得实在,读来仿佛亲眼所见。书中既有慷慨悲歌之情,又有凄厉肃杀之气。看荆轲临行前击筑高歌一段,实在令人动容。虽然是小说家言,但精神气概与史书记载一脉相承。可惜全本散佚,如今只能据此残篇窥其一斑。
燕丹子
知书房
燕丹子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