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6911
2025年09月04日
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话说得轻巧,可翻开书页,满纸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看得人头晕眼花。古人写书怎么都爱绕弯子?明明是想教人修身养性,偏要摆出这么一副高深莫测的架势。 我开始硬着头皮读这本经典,却发现比想象中还要晦涩。朱熹把《大学》原文拆解得七零八落,又把自己的注释塞得密密麻麻。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分不清哪句是原文,哪句是他在发挥。那些"天理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放在今天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转念一想,或许正是这种隔阂,才让经典显得如此神秘? 最让我困惑的是"格物致知"这一节。朱熹说要穷究事物之理,可具体怎么个穷究法?是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还是像禅师那样打坐参悟?记得有次我盯着院子里的一株竹子看了半天,除了被蚊子咬了几个包,什么道理也没悟出来。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对我们这些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不过偶尔也会有些意外的收获。比如读到"修身齐家"时,突然觉得古人把个人修养和家庭经营联系起来的智慧很了不起。虽然那些繁复的礼仪规范现在看起来有些迂腐,但其中强调的责任感与秩序感,不正是当下社会最缺乏的吗? 书架上这本《大学章句集注》已经落了一层灰。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个对着竹子发呆的下午。或许经典就是这样,既要保持距离感,又要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给人以启发。只是不知道下次再翻开时,会不会还是像第一次读时那样云里雾里?
大学章句集注
知书房
大学章句集注
朱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论语
知书房
论语
孔子 著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中庸
知书房
中庸
子思 著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6726
圣人之学,尽在《大学》!朱子之注,如明灯高悬,照破千年迷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字珠玑!少年读之立定志向,中年读之重整行囊,老年读之回味悠长。困顿时读如得良师,得意时读似闻警钟。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功夫全在一念之间。圣贤之道不在云端,就在日用常行处。读此一卷,胜读杂书万卷!朱子解得好,解得妙,解得教人拍案叫绝!
大学章句集注
知书房
大学章句集注
朱熹
知书客466967
在书店翻到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反复读了三遍。很多人只看到他在讲格物致知,我却更佩服他能把古人的道理讲得这么清楚。在那个年代,能坚持做学问不容易,更何况是整理经典。朱熹把《大学》解释得明明白白,让普通人也能读懂圣贤书。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智慧。我们的文化能有这样的传承者,真的很让人自豪。
大学章句集注
知书房
大学章句集注
朱熹
知书客847117
经典,儒家的根本。好,很好,非常好!从头开始读可以,从中间开始读也可以。整本读可以,分开读也可以。开心时能读,难过时也能读。有学问的人读了有用,普通人读了也有用。迷茫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拜师不如读书,读书不如实践。实践的路就在这本书里!
大学章句集注
知书房
大学章句集注
朱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