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章句集注
知书房
大学章句集注
朱熹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6
发表书评
知书客81398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书客72432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书客916911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话说得轻巧,可翻开书页,满纸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看得人头晕眼花。古人写书怎么都爱绕弯子?明明是想教人修身养性,偏要摆出这么一副高深莫测的架势。
我开始硬着头皮读这本经典,却发现比想象中还要晦涩。朱熹把《大学》原文拆解得七零八落,又把自己的注释塞得密密麻麻。有时候读着读着就分不清哪句是原文,哪句是他在发挥。那些"天理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放在今天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转念一想,或许正是这种隔阂,才让经典显得如此神秘?
最让我困惑的是"格物致知"这一节。朱熹说要穷究事物之理,可具体怎么个穷究法?是像科学家那样做实验,还是像禅师那样打坐参悟?记得有次我盯着院子里的一株竹子看了半天,除了被蚊子咬了几个包,什么道理也没悟出来。这种体验式的学习,对我们这些习惯快餐文化的现代人来说,实在太难了。
不过偶尔也会有些意外的收获。比如读到"修身齐家"时,突然觉得古人把个人修养和家庭经营联系起来的智慧很了不起。虽然那些繁复的礼仪规范现在看起来有些迂腐,但其中强调的责任感与秩序感,不正是当下社会最缺乏的吗?
书架上这本《大学章句集注》已经落了一层灰。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个对着竹子发呆的下午。或许经典就是这样,既要保持距离感,又要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给人以启发。只是不知道下次再翻开时,会不会还是像第一次读时那样云里雾里?
知书客866726圣人之学,尽在《大学》!朱子之注,如明灯高悬,照破千年迷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字珠玑!少年读之立定志向,中年读之重整行囊,老年读之回味悠长。困顿时读如得良师,得意时读似闻警钟。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功夫全在一念之间。圣贤之道不在云端,就在日用常行处。读此一卷,胜读杂书万卷!朱子解得好,解得妙,解得教人拍案叫绝!
知书客399354读朱熹注解,明白做事做人。
查看更多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