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05531
2025年09月04日
不少人说《薛刚反唐》读起来费劲,觉得故事太乱。其实问题不在书本身,而是读者没找到正确的读法。这本书是清朝人写的演义小说,用的是当时的白话文,里面夹杂了很多民间说书的套路和习惯用语。现代人读不懂,是因为不熟悉古代说书人的表达方式。 清朝的演义小说都脱胎于民间说书,作者如莲居士在写的时候,直接沿用了说书人的叙事手法。比如经常出现的"话说"、"且说"这类词,还有大段大段的对话描写,这些都是说书人为了吸引听众故意设计的。现在的人读起来觉得啰嗦,是因为已经不适应这种表达方式了。 这本书里有很多情节看起来很夸张,比如薛刚一个人能打几百个官兵。这不是作者瞎写,而是当时说书人常用的表现手法。说书人为了让故事更精彩,会故意把人物能力夸大。现代读者觉得不合理,是因为不了解这种艺术加工的手法。 书里的人物对话听着别扭,是因为作者直接照搬了说书人的语言风格。说书人为了让听众容易记住,会把人物对话写得特别直白。现在的人读着觉得生硬,是因为已经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了。
薛刚反唐
知书房
薛刚反唐
如莲居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朝野佥载
知书房
朝野佥载
张鷟 著
笔记小说集。唐张鷟撰。原二十卷,今本六卷,又作三卷。记载隋唐两代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对当时朝政颇多讥评,也记述了不少神鬼怪异之事和琐语琐闻。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但因究属第一手材料,故不记载为《资治通鉴》所取。鷟死于玄宗开元年间,书中有若干条记载开元以后事,系当后人所窜入。197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系据《宝颜堂秘笈》、《说郛》等本校点,并附有补辑。今人赵守俨有《张鷟和<朝野佥载>》,载《文史》第8辑。
大唐新语
知书房
大唐新语
刘肃 著
又名《大唐世说新语》,或《唐新语》。笔记。唐刘肃撰。十三卷。肃为宪宗元和时人。曾官江州浔阳主簿。此书成于元和二年(807)。仿《世说新语》体例,计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孝行、友悌、举贤、识量、容恕、知微、聪敏、文章、著述、从善、谀佞、厘革、隐逸、褒赐、惩戒、劝励、酷忍、谐谑、记异、郊禅三十篇,按时代先后为序,或记人物故事、掌故传说,少则五、七条,多则二、三十条,全书共三百五十三条,近十万字。多采国史旧闻,记唐初至大历间轶闻杂事,颇有关乎政事、典制、人物、学术及宗教方面参考资料,亦随录保存若干诗歌佚篇。有部分内容取材《隋唐嘉话》,然较《嘉话》更为详赡。以《四库全书》本为善,三十篇外有“总论”一篇。有明万历三十一年刻本,王世贞刻本及《稗海》本。《丛书集成》据《稗海》本刊印。一九五七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版,据《稗海》本点校新排印本。
二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二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著
《二刻拍案惊奇》为明末凌濛初编著拟话本小说集。于1632年(崇祯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
精选书评
知书客684451
薛刚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一个普通人,因为正义感挺身而出,面对强权不低头。他遭遇诬陷,被迫流亡,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他带领义军反抗暴政,成功洗刷冤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绝境,也要坚持做对的事。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能证明自己。薛刚的经历激励人心,让人明白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薛刚反唐
知书房
薛刚反唐
如莲居士
知书客547337
今年夏天花了两周时间读完这部传统评书。这部书讲的是薛刚大闹花灯后的逃亡故事,情节很热闹。我喜欢书中描写的忠义精神,特别是薛刚不甘屈服的倔强性格。书中的人物对话特别生动,保留了民间说书的特色。虽然有些情节经不起推敲,但读起来痛快。很多段落我看了好几遍。这部书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评书的时光。
薛刚反唐
知书房
薛刚反唐
如莲居士
知书客157977
《薛刚反唐》读了很久。很多人关注薛刚反抗朝廷的热血故事。但我更在意武则天面对叛乱时的态度。她能迅速镇压,也能事后调整政策。一个统治者有这样的能力不简单。权力越大的人往往越听不进批评。武则天虽然手段强硬,但知道什么时候该收手。从这本书能看到她的另一面。
薛刚反唐
知书房
薛刚反唐
如莲居士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