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9637
2025年06月28日
奇书,山水之真魂。北宋风尚,魏晋风骨俱在此。可从山读,可从水读,可从人读。初次看它只觉清冷,再看却有温度。匠人读得技艺,文人读得境界,凡人读得安宁。添岁数看,减岁数也看。得意时看像悬崖勒马,失意时看如雪中送炭。画山终是山,画水终是水,读它千遍终是它。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著
梁代宗懔撰。1卷。古代记述岁时风俗的名著。按时序记录古荆楚地区节令风俗。自元日至除日,凡36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正月七日为人日;立春,正月十五;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又如春分、寒食、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一,秋分、九月九、十月朔日(秦岁首)、仲冬之月,冬至、十二月八为腊日、暮日、除夕等。原书早佚,今传世1卷本亦残缺不全。后晋刘㫬《旧唐书·经籍志》载:“《荆楚岁时记》十卷,……又二卷,杜公瞻撰”。杜氏乃注本。至今其卷数说法不一。注本除杜氏外,尚有五代前蜀之杜光庭本,今已无考;有元末陶宗仪辑《说郛》百卷本;明何允中辑《广汉魏丛书》本;清代《四库全书》本以及民国《四部备要》本等。因保存大量珍贵的民俗资料,历来多为人所引称,流传广泛。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民俗传承、源流,具有重要价值。
岭外代答
知书房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岭表录异
知书房
岭表录异
刘恂 著
地理杂志。唐刘恂撰。三卷。恂唐昭宗时人,曾为广州司马,官满居南海,遂作是书。原书早佚,今传本辑于《永乐大典》,共一百二十四条,约一万四千字。其中以记岭南《今两广)草木禽兽为主,兼及民族风俗。虽不分门列目,但各以类聚,别为上、中、下三卷。卷上记飓风、海潮、梧州对岸西火山、廉州珠、富州、宾州、澄州金、瑇瑁等特产和民族风俗为主。特别有关潮(今潮安)、循(今惠州)二州多野象,及潮循人捕象食鼻、云南豪族各家养象,负重致远,对研究我国古代象的分布、使用和自然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卷中多记岭南古代草花竹木果类等状况,其中尤以引进波斯枣、毕占国扁核桃及岭南佳果荔枝等,为岭南古代农作园艺和生物的重要资料。卷下主记南海各种鱼类、贝类、虫蛇共三十余种。对考查我国南海水产资源和陆生动物亦颇有意义。文字古雅,记载详赡,历为考据家引证,对考释古代岭南动植物有重要训诂名义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丛书集成》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1320
在《宜都记》里,大多数人看到山川风物的描绘确实很美。我却注意到作者写人更值得回味。比如那个拒绝帝王征召的隐士,表面看来是不慕荣利的高人。但是细想一下,或许他只是活得明白。乱世中少做一件事就少一分危险。这样的智慧比单纯追求道德完美更务实。一本书能同时写出风景和人心的层次,不容易。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客418071
《宜都记》记录荆楚一带风物,文字简净,写景状物皆有实感。袁山松亲历其地,采录山川形胜与民俗异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书中记载细致,没有夸饰,如实描绘当地风貌。内容虽短,但信息丰富,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作为地理方志,它兼具实用性与可读性,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这些特点让《宜都记》成为六朝地志中的优秀作品。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客672089
《宜都记》记载宜都地区风物,细节丰富但文风有些枯燥。书中对地理形势和物产的描述还算准确,但缺乏生动的刻画。它记录了山水、草木的名称和特点,有些地方写得过于简略,让人读起来感觉不够完整。这些内容对研究古代地理有些帮助,但文学价值不高。作者的观察虽然细致,但表达方式普通,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