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72089
2025年06月27日
《宜都记》记载宜都地区风物,细节丰富但文风有些枯燥。书中对地理形势和物产的描述还算准确,但缺乏生动的刻画。它记录了山水、草木的名称和特点,有些地方写得过于简略,让人读起来感觉不够完整。这些内容对研究古代地理有些帮助,但文学价值不高。作者的观察虽然细致,但表达方式普通,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吴船录
知书房
吴船录
范成大 著
宋代文言日记小说。南宋范成大撰。 《宋史·艺文志》入史部传记类,题《吴船志》。 《直斋书录解题》、 《文献通考》入子部小说类。《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较常见,均为二卷。本书是作者于淳熙四年(1177)从四川置制使任上奉诏回临安时在途中的日记,取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之意命名为《吴船录》。所经之地,凡有古迹、名山、胜景,或故旧招请,均停船旅游一番,并逐日记载。本书文字清新优美,游记色彩浓厚,与陆游《入蜀记》历来同被视为宋人长江游记文学的代表作。所记古迹形胜、风土人情甚详,并有考证。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著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都城纪胜
知书房
都城纪胜
耐得翁 著
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五目。食店目记南北食品、小儿戏剧糖果,瓦舍众伎目记杂剧及诸部、队、班等情况,道具、唱段、杂手艺等亦有详记,三教外地叙儒,佛、道三教情况。记事虽不及《梦粱录》、《武林旧事》赅备,亦足备考察当时之盛况,并可与其互相参证。有《四库全书》、《楝亭十二种》、《武林掌故丛编》本。今有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标点本,附《东京梦华录》后。洪焕椿《浙江方志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可资参考。
精选书评
知书客418071
《宜都记》记录荆楚一带风物,文字简净,写景状物皆有实感。袁山松亲历其地,采录山川形胜与民俗异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书中记载细致,没有夸饰,如实描绘当地风貌。内容虽短,但信息丰富,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作为地理方志,它兼具实用性与可读性,体现了作者的严谨态度。这些特点让《宜都记》成为六朝地志中的优秀作品。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客766911
袁山松的《宜都记》内容简短,篇幅有限,记载多简略。他写山川景物似乎用心,但记录人文事迹却很随便。有人说他文笔不错,但细读之下,字句平常,无甚特色。书中对宜都的历史沿革交代不清,人物事迹也语焉不详。作为一部地方志,它既不够详尽,也缺乏深度。若说它有什么价值,大概只是保存了些零散的地方资料而已。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客911320
在《宜都记》里,大多数人看到山川风物的描绘确实很美。我却注意到作者写人更值得回味。比如那个拒绝帝王征召的隐士,表面看来是不慕荣利的高人。但是细想一下,或许他只是活得明白。乱世中少做一件事就少一分危险。这样的智慧比单纯追求道德完美更务实。一本书能同时写出风景和人心的层次,不容易。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