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4893
2025年07月20日
圣人之书,微言大义!可与《春秋》并读,可独品其味。穷困时读之如见明灯,显达时读之如闻警钟。纵横家可取其辩才,儒者可求其王道。字字如刀,剖开千年迷雾;句句似火,点燃胸中热血。非独解经,实为处世圭臬。我每读必拍案:原来古人早已道破天机!读一遍有一遍之得,读十遍有十遍之悟。此非死书,乃活水也,智者自能取饮。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书中首次将忠君和孝顺连结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书中还对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爱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动、言语、服饰上都要合乎礼节,起到榜样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则需做到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誉,节省用度,使父母衣食无忧。
仪礼
知书房
仪礼
彭林 著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在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的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象其他一些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共有一百多卷的《仪礼》便是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第一第二第三……每一步该如何如何去做等等。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尚书》学著作。唐代颁行的《五经正义》之一,二十卷。孔颖达等撰。唐贞观年间,“新定五经”颂布后,太宗又命撰《五经义疏》。由孔颖达领衔,王德韶、李子云等执笔,撰《尚书义疏》。该书以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舜典》篇用姚方兴所献本)为底本,甄录南北朝以来各家旧有疏注,尤其是刘焯、刘炫的旧疏,“览古人之传记,质近代之异同,存其是而去其非,削其烦而增其简。”(《尚书正义序》),加以综合发挥而成。初稿撰成后,几经讨论修改,马嘉运驳正其失,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增损其辞,直到高宗永徽四年,始定稿刊行,定名为《尚书正义》。从此,《尚书》各种异文版本以及各家学说不再流行。由于该书抛弃和排斥马融、郑玄、王肃等注本,而肯定伪《孔传古文尚书》,不仅使人们对《尚书》真正版本的面目认识模糊,而且常常使自身的解说陷入矛盾之中,不能自圆。然而,此书保留了汉以来经学界研究《尚书》的一些成果,特别是使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得以流传下来,应该是一大功绩。有《十三经注疏》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4877
读《公羊传》,很多人说它讲大义,我却盯着那些小地方看。比如齐襄公复九世之仇,书上说"虽百世可也"。复仇这种事,放在今天谁敢这么写?公羊高偏偏写得理直气壮。有时候最吓人的不是暴君杀人,是读书人把杀人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这本书教人看清楚,有些大道理比刀剑更锋利,能让人心甘情愿往火坑里跳。读完了背上发凉,却又忍不住再翻一页。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419895
自暮春开卷至仲夏掩册,凡两月余细读此经。何休注疏最为精要,晨窗夜烛时常玩味,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公羊子释《春秋》,辨名分,正夷夏,大复仇之义,使乱臣贼子惧,真圣门之嫡传也。其文辞简奥而义蕴宏深,一字之褒宠逾华衮,片言之贬严于斧钺。读罢但觉凛然有生气,千载之下犹能廉顽立懦。壬寅长夏筱堂记于姑苏寓楼。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649037
圣典!先秦史笔之魂。美乎、妙乎、绝乎!可断代读,可编年读,可与左氏比照读。清晨宜读霞光下读,深夜更宜孤灯照读。习文者得其经络,治史者得其神髓。困顿时开卷见曙光,得意时翻阅知谦抑。听经不如解经,解经不如用经。用经之道尽在《公羊》!今人读之,犹见那把锋利刀笔剖开春秋义理,字里行间尽是华夏文明最初的心跳。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