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9874
2025年09月03日
"岭南风物,奇异非常,有非中原人士所能想象者。"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白虎通义
知书房
白虎通义
班固 著
又名《白虎通》、《白虎通德论》,中国东汉时代讲论五经同异的哲学著作。班固根据东汉建初四年(79)在洛阳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会议材料编写而成。唐、宋时期被刻印成书,后有元大德九年(1035)本、《四部丛刊》本、《抱经堂丛书》本等。班固(32—92),字孟坚,中国东汉历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青年时代博览群书,曾继续完成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历经20余年修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主要著作还有《两都赋》等,后人辑成《班兰台集》。《白虎通义》的卷集、篇目各史记载不同。今传元大德九年本称其10卷,凡44篇。本书涉及内容很多,主要继承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将经学与谶纬神学捏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主张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神的意志通过五行行使的阴阳二气的盛衰和五行的相生、相胜表现出来,宣扬魂去人亡的形神观,认为人的灵魂由神秘的阴阳二气所构成,由天神支配的阴阳之气在没有人的形体之前就已独立存在,人禀受了阴阳二气才有了形体。本书还宣扬“万世不易”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顺连环”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主张具有神学色彩的“独见前睹”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先天具有的,发展、神化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它是后汉王朝官方哲学的代表作和由神学转入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风俗通义
知书房
风俗通义
应劭 著
简称《风俗通》。东汉应劭著。原书30卷,今本仅存10卷。清·严可均在《全后汉文》中辑佚文6卷;《姓氏篇》自宋已佚,后又在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附录于末。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除10卷外,还将收集到的唐、宋、明三代各类书中保存的佚文编文27部分附于后。10卷篇目为:皇霸、正失、愆礼、过誉、十反、声音、穷通、祀典、神经、山泽,137条。该书写作于“王室大坏,九州幅裂,乱靡有定,生民无几”的东汉末年,写作目的是“言通于流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从而用以整齐风俗,使上下之心“咸正于正”(引文均见《风俗通义》序)。全书依据原始儒家理论,论考古代历史、风俗礼仪、时人流品、音律器乐、山河薮泽、怪异传闻,内容涉及极广,多侧面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范晔在评价该书时曾说过:“文虽不典,后世服洽闻。”版本甚多,《四部丛刊》影元大德本较佳。注本还有1981年中华书局版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
反经
知书房
反经
赵蕤 著
《反经》原名《长短经》,《长短要术》由唐代赵蕤著,有是非、得失、长短、优劣的意思。这是一部智谋奇书,因为主要讲帝王权谋、有资于治国之道。本书所讲帝王之道可分为“为政”、“王霸”和“治兵”三大部分。“为政”包括《文上》、《文中》、《文下》前三卷,主要讲帝王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手段:如卷首《大体》篇即提出“天子拱己而正”的帝王为政之术,围绕这个问题,下文的《任长》、《品目》、《量才》、《知人》、《察相》、《论士》六篇都是从人才问题展开,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得人则兴,失士则崩”,故帝王应掌握如何了解、鉴别、争取、使用人才。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长短经〉提要》说:“此书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
精选书评
知书客387947
好书,岭南风物集大成。翻看时能长见识,能开眼界。晴天可以读,雨天也可以读。年轻人能受益,老年人也能受益。迷茫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旅游不如看游记,听故事不如看实录。看实录就是看世界。这本书告诉你,行走天下要有好奇心,观察生活要有耐心。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肯留心。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知书客662275
在岭南的烟瘴之地,李调元以一支妙笔勾勒出南越的山川风物,读来令人神往。众人多惊叹于其博物广记,我却更钦佩他逆境求索的坚韧。谪居蛮荒而不堕其志,瘴疠侵身犹奋笔不辍,这般精神比锦绣文章更动人。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风土记录背后,藏着一个文人对命运的不屈。当我们在舒适书房展卷时,可曾想过这是他用怎样的毅力在瘴雨中写就?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知书客929192
自暮春草长至仲夏蝉鸣,手此卷不忍释者两月余。李调元采撷风物,条列方俗,网罗之广,考订之精,非亲历岭南者不能道也。其记物产鲜活如荔枝垂枝,述民俗跃然似黎人踏歌。尤爱"五谷以稗为贵"诸条,朴笔写日常而见真趣,比之博物志更为亲切。乾嘉学人每好琐屑考据,独此书能以简净文笔传岭表神韵,诚笔记中不可多得者。壬寅夏夜灯下偶记。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