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6445
2025年07月30日
奇文,辞赋之极致。好读、耐读、值得读。可从开头看,可从中间看,可全篇看,可分段看。安静时可读,嘈杂时也可读。学者能受启发,普通人也能有收获。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背文章不如懂文章,懂文章不如用文章。进步之路!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琴赋
知书房
琴赋
嵇康 著
古代艺术美学著作。三国魏晋嵇康撰。其美学观点认为,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强调音乐具有永恒魅力,无盛无衰,令人不厌不倦。高度赞扬音乐的感人力量:“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沛腾遌而竞趣”;“翕韡晔而繁缛”。从重雅轻俗的美学思想出发,要求琴家保持“旷远”、“渊静”、“放达”的审美心胸,并阐述其声无哀乐的观点。认为音乐的各种现象变化,都由乐器的物质结构所形成,即由于“器和”、“张急”、“间辽”和“弦长”所产生的“响逸”、“声清”、“音痺”、“徽鸣”等现象,而乐器本身则总是保持其“洁净”、“端理”、“和平”的原貌。又从“怀戚者”、“康乐者”、“和平者”说明各种主观情感不同的人对于音乐的感受不同,而音乐本身仍只以“中和”来统物感人。其美学观点,反映了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价值自身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于寓教于美的艺术文学观点的一种批判与背离。有戴明扬《嵇康集校注》,所据明黄省曾嘉靖乙酉年(1525年)仿宋刻本;鲁迅手校《嵇康集》影印本;《文选》李善注本;《嵇康·声无哀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中国古代乐论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收录。
冰鉴
知书房
冰鉴
曾国藩 著
《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王侍中集
知书房
王侍中集
王粲 著
别集名。一名《王仲宣集》,东汉王粲(字仲宣,官侍中)作。王集最初无刻本。《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侍中王粲集十一卷”,至唐代为10卷,宋代只存8卷,均早佚。现存最早者为明人搜集整理之辑本,其中又以张溥之《王侍中集》最为完备。全书不分卷,计收《大暑赋》、《游海赋》、《浮淮赋》、《闲邪赋》、《出妇赋》、《思友赋》、《登楼赋》等25篇,以及书、檄、文、论、颂等21篇和《七哀诗》、《从军诗》、《咏史诗》等若干首诗歌。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张本又有所订补。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1377
《上林赋》铺陈天子游猎之盛况,皓月千山,巍峨华美,令人骇目惊心。相如才华横溢,将汉家气象写得如此壮阔,可谓呕心沥血。然则细读之下,字句雕琢太过,铺排堆砌之感甚重,终不及《子虚》之天然生动。想此人以赋见宠,既得君王眷顾,又因此赋名扬天下,然富贵终非天眷,晚年潦倒,令人唏嘘。文采虽工,命运多舛,读之不免感慨万千。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864165
《上林赋》铺陈物象,极尽雕琢,后人读之但觉满目琳琅。司马相如逞才使气,务为宏丽,实则规摹楚骚,变本加厉。其文虽富丽万状,然虚张过甚,反觉浮夸。后来辞赋家每效其体,愈演愈烈,遂成恶习。相如此篇殊少真挚,徒以繁缛为能事。读至后半,但觉堆砌,令人倦怠。汉赋之弊,于此可见一斑。历来称道者,未免过誉。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984227
翻开《上林赋》,多数人读到的是辞藻华美、气势恢宏。我却看到司马相如在铺陈帝王游猎盛况时,暗含的讽谏之意。表面上写苑囿之广、禽兽之多,实际上在提醒汉武帝不要沉溺享乐。这种委婉的劝诫比直白的批评更难写。一个文人既要保全自己,又要尽到劝谏的责任。司马相如做到了。更难得的是汉武帝读懂了,并且收敛了扩建上林苑的念头。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