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4165
2025年07月31日
《上林赋》铺陈物象,极尽雕琢,后人读之但觉满目琳琅。司马相如逞才使气,务为宏丽,实则规摹楚骚,变本加厉。其文虽富丽万状,然虚张过甚,反觉浮夸。后来辞赋家每效其体,愈演愈烈,遂成恶习。相如此篇殊少真挚,徒以繁缛为能事。读至后半,但觉堆砌,令人倦怠。汉赋之弊,于此可见一斑。历来称道者,未免过誉。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著
辞赋名篇。东汉张衡作。《文选》见载。二京,指汉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云:“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仍成。”一说:“昔班固覩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艺文类聚》载《西京赋·序》)。上篇《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先状西京地理形势之优越、高祖之定都,随即从各方极力铺陈西京的豪华奢靡:宫廷建筑的宏伟、城廓宅第的宽整、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辩士的豪为、郊畿的殷富,及上林禁苑的游猎水嬉、百戏淫乐等。下篇《东京赋》则借安处先生之言,追溯历史,从周姬之末“政用多僻”,到西秦“思专其誃”的破灭,再历数两汉各代帝王,赞美了汉高祖、文帝、武帝、光武帝等的文治武功,又极状洛阳形胜,汉室仪轨等。《西京》意在讽谏,暴露了王室的腐败,反映了某些社会现实;《东京》旨在陈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文章描摹宏富,变化多端,辅陈夸张,跌宕有致,议论真切。晋夏侯湛《张平子碑》称其“《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张衡《二京》,迅拔以宏富。”文章旨在超出《两都》,极力追求完备,铺叙夸饰之不足,则继以风发议论,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既是汉代最后一篇京苑大赋,也是前人赋宫殿游猎山川京城的集大成之作。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著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文选》见载。赋序说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因妒失宠,幽居长门宫,遂以重金请司马相如作赋,希图感动武帝,武帝读赋后复宠阿娇。古今一些学者据序中“孝武皇帝”谥号之起期晚于作者卒年,及“陈皇后复得亲幸”不符史实等,推断此赋为他人托名所作;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赋序或为托名者作,而赋的正文则“非相如不能作”(张惠言《七十家赋钞》)。文章首先推出一位精魂踰佚、形体枯槁的弃妇形象,点明因夫君恩爱转移和自己过于痴情造成了这位美人独居的悲剧。继而具体描绘其内心痛苦:她“登兰台而遥望”种种自然景观,将雷鸣误作君王车声,将风动误作牵帷人;她“下兰台而周览”深宫,更是触景伤情,“怅独托于空堂”;她又在洞房清夜抚琴抒怀,历数己过,于睡梦中与君王重逢;及至醒后伫望星空,终以“不敢忘(君)”煞尾。赋题取《长门》,固与陈后失宠有关,但并不囿于历史故事,而是概括了众多宫女的遭遇与痛苦,并寄予深切同情。朱熹《楚辞后语》曰:“此文古妙,最近楚辞。”赋仿楚辞之遣词造句与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以悲为美”的特征。尤善刻画心理,以实写虚,利用景物特征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委婉曲折,悲悽动人,在抒情小赋中别具一格,更不同于大赋的夸诞恢廓。此篇对后代宫怨一类题材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1377
《上林赋》铺陈天子游猎之盛况,皓月千山,巍峨华美,令人骇目惊心。相如才华横溢,将汉家气象写得如此壮阔,可谓呕心沥血。然则细读之下,字句雕琢太过,铺排堆砌之感甚重,终不及《子虚》之天然生动。想此人以赋见宠,既得君王眷顾,又因此赋名扬天下,然富贵终非天眷,晚年潦倒,令人唏嘘。文采虽工,命运多舛,读之不免感慨万千。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445041
上林一赋见汉家气魄,相如之笔力犹今震撼。读至"弥山跨谷"处,奔腾之气竟自纸上跃出,令人想见当年天子旌旗猎猎、车骑如云之盛况。其文如群山奔涌,字字皆含天子威仪,非相如不能为此雄文。后世文人描摹宫苑,多如闺阁小景,唯此赋能得帝王胸襟。我在灯下捧读,恍见未央宫中烛影摇红,文士挥毫泼墨,成就这篇千古绝唱。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908339
《上林赋》铺陈上林苑之壮丽,极尽词藻之能事。后世读之,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雄浑气象。司马相如才情横溢,将天子游猎之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然而细究之下,终觉铺排太过,刻意求工,反失自然之趣。其文采虽盛,却少真情实感,徒以炫技为能。后人学之,往往得其形似而遗其神韵,实在可惜。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