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45041
2025年08月01日
上林一赋见汉家气魄,相如之笔力犹今震撼。读至"弥山跨谷"处,奔腾之气竟自纸上跃出,令人想见当年天子旌旗猎猎、车骑如云之盛况。其文如群山奔涌,字字皆含天子威仪,非相如不能为此雄文。后世文人描摹宫苑,多如闺阁小景,唯此赋能得帝王胸襟。我在灯下捧读,恍见未央宫中烛影摇红,文士挥毫泼墨,成就这篇千古绝唱。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著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善仕进,于是他加以辩驳。作者引征大量史实,反复解释比较,论证世异事变的道理,说明战国之世,群雄争霸,“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士人能够“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而今天下一统,“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庸夫在位,排斥异己:“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步而投迹”,士人根本不能像战国之士那样靠上疏和论辩取得禄位。作者既不能像蔺相如、公孙弘、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又不能像四皓那样高隐,也不肯像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放诞,因此只有默默守其《太玄》。这篇赋虽然在内容和写法上都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但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深刻,作者就个人的遭遇申发开去,对士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品因而更其普遍性。本文语言犀利,论辩有力,纵横恣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后来的仿作如崔骃《达旨》、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难与本文比肩。
让县自明本志令
知书房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著
曹操著。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收于《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献帝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建安十三年任丞相,遂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因而招致朝野谤议,说他将篡汉自立。为此,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颁发了这篇文告。题目系后人所加。说明其志向是随时势地位变化的。最初不过想作个好郡守;任典军校尉后也只想封侯作征西将军;镇压黄巾起义、平袁术、袁绍、刘表后,位极人臣,才以平天下为己任,并无不逊之心。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说:“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又说,曹操的“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刘盼遂、郭豫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说:“本文是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表明自己没有废汉自立之心的一篇文告。文章严峻而包含着浓厚的感情,与一般文告不同。”此篇是曹操后期散文的代表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6445
奇文,辞赋之极致。好读、耐读、值得读。可从开头看,可从中间看,可全篇看,可分段看。安静时可读,嘈杂时也可读。学者能受启发,普通人也能有收获。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背文章不如懂文章,懂文章不如用文章。进步之路!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908339
《上林赋》铺陈上林苑之壮丽,极尽词藻之能事。后世读之,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雄浑气象。司马相如才情横溢,将天子游猎之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然而细究之下,终觉铺排太过,刻意求工,反失自然之趣。其文采虽盛,却少真情实感,徒以炫技为能。后人学之,往往得其形似而遗其神韵,实在可惜。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864165
《上林赋》铺陈物象,极尽雕琢,后人读之但觉满目琳琅。司马相如逞才使气,务为宏丽,实则规摹楚骚,变本加厉。其文虽富丽万状,然虚张过甚,反觉浮夸。后来辞赋家每效其体,愈演愈烈,遂成恶习。相如此篇殊少真挚,徒以繁缛为能事。读至后半,但觉堆砌,令人倦怠。汉赋之弊,于此可见一斑。历来称道者,未免过誉。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