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5014
2025年07月05日
五月始读此书,八月方竟,时三阅月矣。忽思礼书中所述八珍之法,古法今已不可尽循,然其调和鼎鼐之理,诚为饮馔家所当知也。著者虽是蒙古人,而于中华食医之道颇能沿流溯源,兼收并蓄。惟记载过于琐细,如"回回豆子"诸条,今已难考。至于养生之说,半涉玄虚,读者当自辨之。戊戌仲秋筱堂记于燕京。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难经
知书房
难经
扁鹊 著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中藏经
知书房
中藏经
华佗 著
中国古代综合性医书。今本3卷 (或著录1卷、2卷、3卷)。旧题汉·华佗撰。据考系后人伪托之作。本书系中医学重要古典医籍之一。本书成书年代不详,记载见于《补续汉书艺文志》和《后汉艺文志》等。现存最早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尚有明清刻本20余种,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铅印本。日本有宽保2年 (1742) 刊本。书名“中藏”系取 “宝而藏之”之意。全书由2部分内容所组成,前一部分为医论,凡49篇,着重论述了脏腑生成,疾病的寒热虚实与脉象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记载了古代望面色以判断疾病顺逆、生死预后的经验。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附有“内照法”6篇。解放后有排印本。
素问
知书房
素问
佚名 著
全称《黄帝内经素问》,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医学著作。它汇集了各家的医论,是着重论述基础理论的中医学著作。其书阐述阴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丰富的医学原理,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广泛指导着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部分。《素问》非一人一时之作,是一个学派在较长时期内写成的,大部分成于战国时代。81篇,原缺7篇。《天元纪》以下7篇《大论》,是东汉到南北朝时人所作,为唐代王冰所补入。它假托黄帝所作。王冰根据其师“张公秘本”,补入《天元记》、《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等七篇大论,宋·林亿等疑此属《阳阳大论》之文。
精选书评
知书客565688
在《饮膳正要》里翻了几页,饮食养生学问真不少。很多人看重的是忽思慧记录的那些宫廷食谱,我却觉得他把食物和健康联系起来更难得。那时候的人哪懂什么营养学,可他能从日常饮食里总结出道理。现在看那些搭配,有些还挺科学。一个太医能把吃的东西写得这么细,确实下功夫了。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知书客224966
奇书!食养之圣典。晨起可读,夜寐亦可读。富贵者当看,贫贱者更当看。饥肠辘辘时宜读,饱食终日时尤宜读。庖厨可作药房,药房亦是庖厨。养生之道,尽在箸间!观其配伍之精妙,察其性味之调和,方知古人智慧之深。今人终日追逐珍馐,却不知粗茶淡饭最养人。读此书如饮甘露,字字皆可入膳,句句皆可疗疾。快哉!食事即医事,医事即人事。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知书客877468
在《饮膳正要》里,忽思慧写的好像很讲究,实际上都是些没用的东西。他说吃什么补什么,根本就是迷信。现在谁还信这种老一套?书里那些方子,食材又贵又难找,普通人根本用不上。他写这些就是给皇宫里的人看的,和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这种书早就该被淘汰了,还有人把它当宝贝,真是可笑。
饮膳正要
知书房
饮膳正要
忽思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